在新浪原创首发,任何组织与个人如欲转载,须征得我的书面同意。
第三十三章 石破天惊
病房里静静的,老人在睡觉。
洁若凑到门上的玻璃条朝里一望,回头朝身后的人做了个把食指竖在嘴巴上的动作,示意大家小声。
四人在病房门口的长椅上对面而坐。小声交谈。
“大姑姑,你跟江爷爷分开了那么多年,怎么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呢?”洁若说。
“你要是跟江权分开那么多年,会不会认不出来呢?”水清反问。
“哦,我懂了。”洁若不能想象自己这一辈子会有一天认不出来江权,这是不可能的。洁若也从大姑姑和江爷爷久别重逢时两人非笔墨所能形容的神态上,明白了什么叫爱,真正的爱。那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的爱,是一种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无可替代的爱。
是啊,水清和木华两人分手时,没有说要相爱永远,也没有说要相约来生。可是,一旦失去对方,两人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独自跋涉人生旅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洁若被深深地感动了。她知道等会儿该怎么和太奶奶说了。她要对太奶奶说:太奶奶你如果不同意大姑姑的婚事,我就再也不理你了。
江权有好多话要问爷爷,但是现在他什么也不说。江木华呢,还沉浸于一种梦幻一样的状态中。
也许是心灵感应吧,病房里的老人醒了,一醒来就对孙儿媳妇说:“外面有人在等我。”
洁若妈说:“不会吧。”
“有,你看看。”
门开处,洁若妈目瞪口呆:四个人,两个女的,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姑姑。两个男的,一个坐在洁若旁边。另一个男的,坐在水清旁边。四个人明显是两对。从她嫁到曾家,这位姑姑从来都是独来独往,更不要说和男士来往了。但是,这位男士,和水清姑姑的样子却是那样的和谐。对了,是和谐,此外,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他们端端正正地坐着,既不拉着手,也没有靠得很近,但是,就是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觉得他们俩这样并肩而坐,坐了已经几十年了。
“妈妈,太奶奶醒了?”洁若问傻住了的妈妈。
“是的,是你太奶奶说门外有人等她。我还说不会的。真的,连我都没听到你们的声音。奶奶生了病,耳朵怎么反而灵了呢?”洁若妈疑惑地说。
这边,洁若已经拉住太奶奶的手,兴奋得连说带笑了:“太奶奶,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大姑姑的男朋友来了。”
老人第一次没有洁宝宝、洁宝宝地一颗心全在洁若身上,她的眼睛已经盯住了江木华这个陌生人。水清连忙介绍,开门见山:“妈妈,这位就是我的江老师,那个江——西——人。”她特意把江西人三个字讲得又慢又清楚。
老太太曾经在心中想象了几百几千遍的江西人,现在就站在年过半百的女儿身边,两人并肩站在她的床前。这个连面也没有见过就被自己投了反对票的男子,想不到今日一见之下,老人竟然舍不得移开她的眼睛了。她心想:水清从秀发如云到两鬓斑白,在人生路上独行至今,为的就是这个人哦。看上去两人是那么的相配,那画面是那么的让人舒服。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幸亏我还活着,我要让他成为我的女婿,这样,我就今生无憾了。还在有嘴说不出话的时候,老人就决定:如果我好起来,一定要改变活法,不再坚持一些无谓的执着。而且,她老人家察其言,观其色,已经觉出了床前的小辈们心中的所思所想。
“伯母好!”木华点头含笑问好。来医院的路上,他已经搞清楚了人物关系,知道洁若的太奶奶就是水清的母亲。明明是姑奶奶却要洁若喊自己为大姑姑,江木华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水清,我要让你当个名正言顺的姑奶奶。”这是江木华心里的话。
听到木华喊自己伯母,老人灵机一动,当即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别叫伯母,叫妈!”老人忽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竟是和没生病前一模一样。
洁若在旁边一喜:咦,用不着我做思想工作了。
江木华何等聪明之人,接口就是一声清脆响亮的:“妈妈!”
“嗳!”老人的答应亲切干脆。
一声“妈妈”,亲事板上钉钉。云开日出,有情人终成眷属,今生无憾。
一声“妈妈”,放下了一颗慈母心。这颗心已经吊得太久,今天终于放下了肚。
一对年轻人眉开眼笑,比他们的事情有了结果还要开心。
一对相爱却相离得太久的有情人,手拉着手。不在乎一把年纪,小辈在旁。他们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了几十年前,年轻的他们正为得到了母亲的允婚而开心得旁若无人。
洁若妈在旁边也替水清姑姑开心。替老奶奶开心。
“我想回家。”曾老太太说。
“好的。我这就去找医生。”水清高兴地接口,她发觉母亲的病已全好了。
好心情是世上最佳药方。
医生来了,他问什么,老人答什么,医生也觉得不可思议。最后答应:可以出院。
“再做一下检查,去CT室。”医生说。
“不用,我马上就出院,出任何事都不找你们医院。”老人归心似箭。
真是:
女儿不嫁娘心焦,
只怪当初观念老。
天降佳婿到面前,
喜出望外乐陶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