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原创首发,任何组织与个人如欲转载,须征得我的书面同意。
第二十六章 相约私奔
听到这里,以江权的聪明,已知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是谁。但是,他一句话也不说。他已听迷了。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逝去年代的人,喜他们所喜,乐他们所乐。
人说,门当户对。又说,情投意合。其实,都对。只是,前者强调的是外部因素;后者才是能否成为佳偶的主要条件。
外部因素会变,没有千年不败的豪门。君不见,崇祯皇帝还吊死在煤山上呢,死前还亲手劈掉了公主的一条手臂,公主又如何?
心意相通,彼此欣赏,这才是好日子的基础。话都会说,但是,人啊,往往为了别人的眼光,委屈了自己。常常,要的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性的弱点。
这对年轻人相爱了。他们俩,一个是世家的小姐,一个是走街串户的手艺人,如果说在瓷器上刻字也称得上是一门手艺的话。
情投意合,音韵和谐,他们应该是一对好鸳鸯。可是,人们更看重的反而是门当户对。人来到世界上,不是从苹果树上摘下来的,也不是从花蕊里冒出来的,每个人,都是家族的一份子。于是,问题由此产生。
往往是姨妈同意,舅舅不满意,姑姑满意,伯伯不同意。所以,如果,相亲时,姑娘后面跟了一个参谋团的话,小伙子,你赶紧扭头跑吧,最起码省了几杯咖啡钱。
哎,扯远了。现在说的是曾家小姐鸿冰和江西小伙大龙的故事。他们相爱的事被家长知道了,这还了得!曾家上上下下,从来没有这么齐心过,他们一致反对,理由不言自明。
原来曾祖母是私奔的,怪不得匆忙中,只拿了一只玉蟹作陪嫁物品。江松恍然大悟。
爷爷象是懂得腹语的大师,他问:“权权,你已经知道故事的梗概了吧。”
江权点点头。不吱声。
聪明人当如江权,说自己什么都不懂,讲的人才不愿对牛弹琴;说自己什么都懂,叽叽喳喳大发议论,那你既然全知道了,讲的人也就没了意思。
爷爷喝了一口水,又开始了他的故事。不,他父母的故事。
鸿冰决定和大龙私奔。
大龙说:“我们今晚就走,三更时分我在桥头等你,不见不散。”
鸿冰说:“好!”呆了一下,小声说:“娘从我三岁起,就开始给我准备嫁妆,这样一走了之,娘不知怎样伤心!这一去,肯定今生今世也无法回来了,我本想拿一样可以作个纪念的东西,让我看到它就能想起家乡,想起娘。可是,我知道不能拿。”说罢,几近哽咽。
看到鸿冰这么难过,大龙心里也很难受。但是理智告诉他,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不过,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怕越劝越糟。
两人都没了声音。
忽然,大龙想起了一件事,他说:“其实,你可以带一样东西走,你多少嫁妆也抵不上它值钱金贵,而且有意义,你日后看到它,就象看到了家乡,想起了娘。”
“什么东西?”她很惊讶。
“一只玉蟹。”
“玉蟹?”她心想:自已家里有吗?家里玉器不少,奶奶的,姑姑的,妈妈的,自己的,那都是玉如意、玉耳坠、玉镯、玉佩之类的,从没听说有玉蟹的。再说了,就是自己家里有,大龙怎么会知道呢?
“现在是没有,今晚三更,你等到我时,就有了。”他胸有成竹。
“说明白点,我怎么觉得云里雾里的。”她莫名其妙。
“鸿冰你相信我的话吗?你相信我是个好人吗?如果相信,你就什么也不要问,到时间我来接你,你跟我走,就行了。”
“当然相信你是好人,相信你说的每一句话,要不然,我怎么会下这么大的决心跟你去浪迹天涯呢?”
“好!一言为定。”
两人分手,大龙离去,鸿冰上楼。
乌云盖顶,雷声阵阵,夏夜的一场大雨迫在眉睫。
真是:
门户相左不相配,
情投意合难成对。
红灯花轿谁稀罕,
从此家园梦中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