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语:看到这篇文章,忽然记起当时的自己也将这篇课文背得头头是道,而其中的道理却是来自老师的板书。多年以后再次看到,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人可以醉,心却不能醉。
不过作者在倒数第三段似乎段有一点点偏离了主题,读起来有种不和谐的感觉。
不经意翻开一本泛黄的课本,忽然就翻到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那段回忆其实一直在那,就像那坛酒,一直埋在那。
这篇文章也是这样,我可以合上书,背上几句,相信,要把全篇背下来,也就是三两分钟的事情。
那时候,谈不上对课文的理解,单纯的背诵,学习而已。关于对ou先生“乐”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乐山、乐水、乐酒。
现在读来,ou先生的乐不仅单纯的醉情于山水,也是短暂的离开官场后的一种解脱,也是看到所治理的地方人民丰衣足食而由衷的高兴。此时,由于政见不和而遭贬的种种不快,和北宋王朝的堕落腐败,都抛于脑后。从整篇文章也可以看出,先是小酌,然后是推杯换盏,最后是大醉而归,要不哪来的“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自古文人就是离不开酒的,酒也是文的一种载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一斑。
说多了,还回来说主题。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没喝过酒;再读的时候,我已经是酒场里奋斗过的醉翁了。因此,我相信我比以前更能了解他了。也只有在说醉话的时候,才能说出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人只有在喝酒之后,思维才会变成一条线,想到哪就说到哪。并且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醉酒之后仍然表现的乐观的心态。“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你看,任何时候都能看到美景,任何时候都有“停不了的乐事”,这也表示了他决不会在逆境中沉沦的决心,人间至美至乐都在这里,要的就是享受和奋斗!
我们不也该这样吗?人生就是这样,“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别整天怨天尤人,在学会自我满足的同时,要更宽容地对待别人。现在的社会是个名利场,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名与利。但是,我要说,每个人的名和利都是有限的,而对名和利的追求是无限的。对这种追求的不加控制,势必会造成两种极端。所以,每个人都要“「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走的别太急,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审视自己。和自己的灵魂谈谈,问问自己的内心。
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生的航向和处世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