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从乡下回城,发现空气能见度极低,大白天的竟需要打开车灯。如果又是农民在焚烧麦秆了的话,“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的禁烧目标也就随之落空了。
老百姓开始焚烧麦杆似乎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因为那时老百姓开始富裕,麦秆又不值啥钱,烧就烧了吧,一是省事,二是肥田。而当时政府和农技部门也一直在宣传着焚烧秸秆的好处:草麦灰中含钾,有利于植物根茎的生长发育,还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等等。
发现焚烧秸秆弊大于利则是后来的事。极易污染环境,引发交通事故,能使飞机等航空器无法安全着陆……但是认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迟了。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一时很难改变。
于是一些农技人员又开始从危害的一面查找禁烧理由——秸秆焚烧达不到肥田的目的;焚烧过程中能烧毁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机物,破坏土壤结构;焚烧散发出的浓烟对人体有害……等等。老百姓能信吗?这种论调乍一看似乎是出尔反尔,令人生疑。农民知道怎样种田省事省工,什么样的种植方法能多打粮食。对于秸秆焚烧一事,如果宣传工作不能做到深入人心、令人心服口服,随时间的推移,一旦有关部门稍有放松,焚烧秸秆现象还会死灰复燃。
因此笔者认为,采取死看严守的政策固然也是办法之一,但浪费的人力、财力较大,最重要的还是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变政府“不让烧”为群众“不想烧”才是上策。
一是思想宣传要客观,焚烧秸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好处多大害处多大要实事求是地告诉老百姓,否则,为了达到禁烧目的就把所有的好处也一起抹杀了的话,老百姓不会买账,会认为这种宣传有愚民之嫌;二是相关政策要跟上,要加大对秸秆再利用的开发,政策向这些科研企业倾斜;三是补贴政策要挂钩,加大补贴力度,使农民不因麦秆能肥田而焚烧麦秆,在支持焚烧工作的同时得到更大的实惠;四是农用机械要更新,目前大多数收割机功能落后,有的只能脱粒不能粉碎秸杆,有的粉碎程度不高致使农民必须对秸杆进行清理,否则无法耕种,而新型的机械能使粉碎后的秸秆直接作为绿肥,或者能把秸秆打捆后当场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