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文字越来越质朴了,就像那乡间的土坷垃,随处可见,俯手可拾,不能再普通平凡了。不过,在那脱尽繁华的文字背后,讲述的故事总是很动人,虽然情节很简单。
《秦腔》通过引生之眼之耳之口将发生在一个西部乡村的故事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乡村:没完的吃喝拉撒睡,始终搞不清楚的人与人之间的纠葛,永恒的日出日落,跌宕起伏令人难以琢磨的人生起落,当然还有乡村特有的那点神秘,给小说涂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
这是一个有着坚守、抗争、希冀,同样也有着颓废、麻木、失望的乡村,其发生的故事可能在中国的任何一个乡村里上演着。这是中国当代乡村的一个缩影,有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烙下的深深印痕,但又极力苦苦挣扎着,这是中国现实乡村的真实再现,同样,它也不再是那么一个充满着田园气息的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它是现代化、市场经济化背景下的一个乡村。
有人评说读不懂《秦腔》,我想那是因为他不是乡村人,或是没有在乡村生活过,或是忘记乡村的人,或是一个不关注乡村对乡村没有感情的人。否则的话,稍微有点乡村情感的人,在读《秦腔》时,无论如何也会激荡起那沉淀在心底尘封已久的乡村情感,想起乡村的点点滴滴,而不会说读不懂《秦腔》。
当然,也正是有人说看不懂《秦腔》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占着绝大区域的乡村正在被工业化的浪潮边缘化,乡村正日趋成为城市的附庸,失去其存在的主体性。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人正在远离乡村,遗忘乡村,乡村在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视野里正逐渐消失、湮没。而这又是有着浓重乡村情感的作者所不愿看到的现实,他在用笔为自己的乡村做个纪念,为那些有同感的人做个纪念。
用作者的话来说,他想用这本书为他的家乡树一座碑。其实,这座碑不仅仅属于他的家乡,也是属于中国整个乡村的。诚然,作为一本书,它不能唤起绝大多数人对乡村的印象和回忆,但它会在历史的长河里以文字的形式为当代中国的乡村树立起一座碑。后来的或许都生活城市森林里的人们会通过这碑,记起曾经的乡村,回想起祖先们曾经走过的路。
我相信《秦腔》最终会禁得起时间的洗涤,成为一座碑,且字迹会越来越清晰。
碑会铭记一段历史,《秦腔》则会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重温一段乡村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