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一缕炊烟

发布于:2014-11-09 13:50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芊莫
  看过一副乡村写意画,有河流,有瓦屋,有大片的庄稼,还有一缕炊烟,画很美,尤其是那一缕烟,游丝般,若有若无,很有意境,虽不懂画,直觉却告诉我,那炊烟便是整幅画的魂,因为它,画有了人间烟火的味道。
 
  在我的小村,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爿灶,每到饭点,家家燃起柴火,于是便会有甜甜的米饭、腻腻的猪肉味、嫩鲜的鲫鱼味、清爽的茼蒿味从烟囱里冒出来,腾腾地,混杂在一起,熏香了整个小村。
 
  然而,小村的炊烟不是写意的,它的存在只和温饱有关,村人们只会用鼻子嗅它,以辨别回家的方向,几乎从未有一个人花时间好好观察它,更没有人注意到它的美。
 
  我是好好观察过一次炊烟的,不过不是欣赏它,而是老师布置的一个作业,课堂上,老师说,通过炊烟可以辨别风级,怎么辨别不记得了,只记得有一个风级,炊烟是垂直上天的,老师说,大家回去注意观察炊烟,描述一下垂直上天的炊烟是什么样,可是我一连等了几天也没看到。年少的作业自是没有完成,因为老师没有太过批评也逐渐淡忘了此事,直至后来读到唐诗“大漠孤烟直”,才恍若有所悟,也许,只有大漠,才会有那样孤独而直的炊烟吧。
 
  大漠的意境,自是我们这个小村所不能比的,小村不讲究意境,唯一顾及的除了生活还是生活。炊烟袅袅,吃了土灶做出来的饭菜,年轻的媳妇赶趟儿去了附近的厂子,大妈大婶们三角巾一系,带上袖套往庄稼地里去了,结实的汉子电动车一扭,直奔工地,还有小孩儿,自个儿小跑着往学校的方向赶。真实的生活图景,算不得美,每个人的存在组成了村庄的人烟。
 
  这些年,随着生活的好转,不少人家闲置了灶,倒是母亲对灶情有独钟,每天必用灶炒菜做饭,年前,看到用了十几年的灶“老”了,父亲建议搁置了它,换上电磁炉和电饭煲,母亲不依,谁也争不过她,只好请人来家里重新建了爿新灶,于是厨房上空又有了炊烟。年三十那天晚上,母亲还特地买了灶神贴在灶上,新灶请了神,年夜饭自然香得很。
 
  灶神保佑着一户人家的幸福安康,所以总有人想方设法甜住灶神的嘴,让他在上天的时候言好事保平安,我的母亲是这一习俗的忠实坚守者,她的虔诚,让我对灶向来很敬重。
 
  然而,我不是画家,我画不出那爿灶,哪怕是那一缕炊烟,然而我知道,我的人烟不需要定格,它是一种永远,永远的存在。
责任编辑:袁海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