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远去的吆喝声

发布于:2013-11-19 09:4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孙利修

  包网头绳子、豆腐豆芽子、香包绒线、冰棒……

  小时候,在老家农村经常会听到这些简单、大声,各具特色的吆喝声。现如今,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吆喝声,已经逐渐远离我们而去。偶尔间想起,会经常勾起对那个过往年代的回忆和怀想。回忆起一些过去的人和事,怀想起这些挑着扁担,推着车子,走村窜户的“小商小贩”们,尤其是他们那种朴实的性情,诚实、守信的品格!

  (一)

  包网头绳子是卖货郎的叫卖声。包网和头绳都是女性头饰用品,包网是用来包发髻用的,头绳是用来扎头发的。那是候的中、老年妇女喜欢把头发盘成一咎发髻,用网子包住,然后用簪子穿起来。那些年轻的姑娘,则喜欢用红头绳扎起一条粗粗的马尾辫,或者是分扎成两条细小的辫子。无论是马尾辫还是细小的辫子,在红头绳的衬托下,都是显得是那么漂亮、好看。

  一条竹制的扁担,扁担两头是两只沉沉的铁丝围城货箱;扁担在两肩不停地移动着,货箱在颤颤巍巍、上下有节奏地跳动着;一只货郎鼓,有用绳子串起的珠子,用手不停地摇晃着,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脚步急速而又轻松……这就是卖货郎留给人们的印象。

  庄上老少,特别是那些妇女和小孩,一听到货郎鼓的声音和吆喝声就会迅速地跑出家门围了上来。这时候卖货郎就会停下脚步,笑呵呵地放下担子,让那些妇女、小孩挑选自己需要和喜爱的东西。妇女会买些针头线脑、包网头绳子、雪花膏、纽扣什么的,而那些孩子的眼睛只是盯着山楂片、糖粒子、摇鼓摇棒等一些好吃好玩的东西。那时候的大人都很“小气”,往往都是在小孩哭着、闹着的情况下,才会不情愿地买下些东西。小孩拿到东西就会破涕为笑,又欢天喜地地奔着、跳着和小伙伴一起去玩耍了。妇女们则急忙赶回家里干农活或做家务。卖货郎又笑着挑起担子,继续赶往下一个村庄。

  那时候卖货郎卖出的小商品都是货真价实的,相亲们无需要担心买到“假货”,商品的价格也非常便宜。他们从城里把货物老远地挑到到农村去卖,虽然是路途遥远,但他们也只是从中获取微博的利润,挣得一点点的辛苦费而已。他们不会漫天地去要价,乡亲们也就无需花着心思去“砍价”。

  大家彼此互相都很信任。

  (二)

  豆腐豆芽子是在早上天刚亮,就会听到的吆喝声。每天早上,大人们都会早早地起床,屋里屋外地收拾着,小孩子则都还赖在被窝里睡懒觉。而这种吆喝声会把沉睡中的小孩子惊醒,他们就会迅速地穿上衣服,到门外去看热闹。

  所谓的热闹就是看看村上哪家在买豆腐、豆芽子,看看卖豆腐的人怎样去用刀飞快、麻利地切下豆腐,怎样用秤去仔细地称豆腐。卖豆腐的人很神奇,切下豆腐块不仅是方方正正、平平整整的,重量和几乎是相差无几。他们也从来不会克斤扣两的,称杆都会抬得高高的,会让买的人喜滋滋地拿回家。

  那时候的豆腐、豆芽都很卫生,很好吃。没有添加剂、防腐剂、生长激素什么的,吃起来很是放心,价格也不贵。即使是这样,村里的人也很少去买吃的,大都是只有等到家里来亲戚了才会去买。那时候农村根本没有卖鱼、卖肉的,豆腐、豆芽是招待客人的最好的菜肴了。那时候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家里来亲戚,因为来亲戚就能够吃“好的”了。

  听说做豆腐是很复杂,很辛苦的。先把豆子放在水里浸泡上一、两天,然后用石磨去磨(没机器)。一个人用木制的架子去一圈一圈地“拐磨”,另外一个人用勺子不停地向磨里添加豆子。几十斤的豆子要磨上好几个小时。磨好后还要用纱布过滤出豆渣,然后再把豆浆放在草锅里烧……整个制作过程前后需要半天的时间,有时甚至要忙到深更半夜。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他们就早早地起床了,忙着去走村串户地去卖豆腐。

  生豆芽比起做豆腐就比较简单了,把清洗过的豆子装进蒲包里,然后焐上几天,注意保温,勤浇水、换水就行了。这样生长出豆芽,往往很娇嫩,很好吃。

  豆腐、豆芽,丰富了乡亲们的餐桌。

  如今购买豆腐、豆芽大都是到菜场或超市里去买,偶尔在居住的小区里也会遇到卖豆腐、豆芽的人,但他们不是用担子挑着的,而是用骑着三轮车。在农村,几乎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三)

  香包绒线的叫卖声,每年只有等到过端午的时候才能够听得到。

  在家乡,端午节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在小孩的脖子、脚踝和手腕上要扣上五彩的“绒绒”,腰里挂上一只香包,说是辟邪用的!

  早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庄子上就会有外地的小商贩挎着个篮子在叫卖绒线、香包和铃铛了。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大都是中、老年妇女。她们包着四方的花头巾,手里面挎着个竹篾篮子,看上去像个狼外婆。但她们都很温和,脸上总是笑眯眯的,给人的印象是和蔼可亲的。每每这时候母亲总会上前去买上一些绒线、铃铛,然后小心地给我们兄妹四人扣上绒线。那时候能扣上绒线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因此我们会喜滋滋地跑完整个村庄,捋着袖子在小伙伴面前炫耀。说真的并不比现在带上项链、手链的感觉差!

  过端午节,是我们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因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能扣上绒线,挎上香包,还能吃到平时很难吃到的“好东西”,如粽子和鸡蛋等。记得那时母亲会在端午节的早上,在锅里煮上几只鸡蛋、一些大蒜头,然后在我们兄妹几个每一个人的口袋里会装上一只鸡蛋和几个大蒜头。鸡蛋,我们是舍不得吃的,往往会装上一整天。

  现在过端午间,在农村已经很难看到卖“香包绒线”的人了,自然也就听不到这种叫卖声。因为现在农村的一些年轻力壮的人和那些天真活泼孩子,都纷纷涌进了城里来了,他们在城里打工和上学,村里剩下的几乎都是些年迈的留守老年人。

  在城市的街道上或者拐弯处,偶而也会见到到一、两个卖“香包绒线”的人的身影,但他们不会大声地去叫卖,因为城市的喧嚣声会大大遮盖住他们的声音,他们没有必要去吆喝了。这种吆喝声也只有到记忆里去搜寻了。

  (四)

  冰棒的叫卖声也是有季节性的。每年只有到了夏天,也才会听得到。

  那时候农村各家各户还没有冰箱,有的甚至是还没有通上电。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根本就没有冰镇的饮料。热了,就跳到河里去洗个澡。渴了,就喝上几口凉水。特别是那些在田里干农活的大人,回家后便会大碗大碗地喝上几碗凉水。

  在八十年代初期,每年的夏天一到,村里就会陆陆续续地有人来卖冰棒。他们不是用担子挑着的卖,而是用自行车推着卖的。在自行车的后架上,有一个木头制的箱子,箱子里放着用面被包裹着的“水冰棒”。他们手里一个竹子制作的东西,摇起来会发出“啪啪”的响声。同时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冰棒、冰棒”。

  村里的孩子只要听到叫卖声,就会立刻跑回家,向大人要上几分、一毛的钱,又跑回到卖冰棒的面前,买上一只冰棒,放进嘴里,慢慢地“添嗦”着,尽情享受那一丝丝的冰凉。也有的孩子回家要不到钱的,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来,流着口水,眼馋地望着别人家的孩子。那些吃到冰棒的孩子,则会在他们面前不停地炫耀着。

  那时候的冷饮只有一种“水冰棒”。不像是现在的冰棒,雪糕,奶油的,巧克力的,西瓜的,葡萄的……品种丰富多样,数不胜数。但是我们还是怀念小时候吃冰棒的那种感觉,那种透心凉的感觉是那么得幸福与舒服!

  如今无论是在农村,还是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是再也听不到卖冰棒的吆喝声了,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棒、雪糕也都纷纷进入了超市里或冷饮专卖店里。当年吃冰棒只是为了消暑、解渴,现在吃冰棒不仅是消暑、解渴,还是追求一种享受和时尚!

  包网头绳子、豆腐豆芽子、香包绒线、冰棒……这些吆喝声,已逐渐离我们远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许多的东西再逐渐地消失,包括散落的村庄、清澈的河流、高大的树木、宽阔的麦场,露天的电影,年关的戏……但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还有它们的影子。在喧闹繁华的都市里,浮躁不安的生活中,我们偶尔还会去想起它,去怀念它!

  

责任编辑:墨客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