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名实难副

发布于:2007-02-27 14:54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章彦文

 

 

认识一个简单的道理,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点,我已经深有体会,比如“姓名只是一个人的符号”之说吧,就是如此。

我的这个名字,缘于我的姓氏。虽然章氏家族的祖上并没有因名字之高深而显赫一世、光宗耀祖的,但我的父亲当年却执意要抛开家谱,用“彦”字来作为辈份。但是我的哥哥叫彦东,如今想来,我应该叫彦西才对的,却怎么就异想天开给我起了个“文”字呢?关于这一点,一种天机不可泄露的冥冥启示,让我父亲多年来没有说,我也一直没有问。这种默契在别人看来也许既是微妙的,又是可笑的。总之,姓与名连起来,把我这个人包装得似乎生来就会写锦绣文章的。

别对不起你的姓名,别辜负了父辈的一片期待,及至长大成人,我的耳际似常有这样的声音。记得读初中时,我就爱在自己的日记里阐述哲理,撰写自以为是的“章彦文语录”,后来我爱上文学,也认为自己天生要做作家文人,于是每隔几天就有一篇小说寄出去,但得到的都是退稿或者石沉大海的打击。痛定思痛,常常一醉方休。一次,我夜半醒来忽然混沌初开:余生也晚,也笨拙,虚张声势的名字并不是不思进取的宿命,也不是某种神秘莫测的指引,说到底,好名字绝不会带来真正的好文章!

明白了这一点,继而又发现:大作家、大文人的名字、笔名一律都是谦虚的、含蓄的!于是便想那编辑先生对我文章的心态:他(她)不满于我姓名的直露和俗气,嗔怪我先入为主的张狂,自会料定我的文章是浅薄和浮躁的。如此一想,不由又怪起父亲当初的命名,也不管这名字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的古训是否有关,一度把自己的名字和笔名改为微闻、晓闻,甚至阿Q,只要能吸引人的眼球就行。然而退稿依然如故,只是时过境迁,必须先得给编辑附足返程的邮资了。

当然说到后来,文章渐渐地有所发表,渐渐地弄清人家编辑先生重视的绝不是你的名字,而是文章;名字这种符号毕竟太简约,以致最新最美的文章也无法缩到这三个汉字里面去。于是,便对那些说“你老用一个名字发文章,人家编辑会烦”的人,置之一笑。然后,我行我素地把自己这个俗不可耐的名字用下来。当然,我也要努力使自己的文字说得过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无所谓“皮毛”的我辈,又算得了什么呢?名字,贴附于微不足道、转眼即逝的生命之上,说是符号已经抬举了,何况,我又是名实不副呢!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