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语:梦回西楚这篇杂文,写的很有特色,很有水平,文章嬉笑怒骂,隐喻讽刺,值得一读。建议作者可将此文向《杂文报》投稿。本网拟将这篇文章推荐到与本网具有合作关系的刊物发表。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水泊梁山的108条好汉,可谓是形形色色,地痞、流氓、和尚、道士,各色人等一应俱全。这些人从小没读过多少书,长大后又没有接受过“热爱大宋江山、热爱赵家皇室”的主题教育,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理想信念,之所以到梁山落草为寇,并不是因为他们穷得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下顿了,更不是因为他们人格高尚,胸怀“替天行道”的伟大理想,主要是因为杀了人、犯了事或者损了兵、折了将,实在混不下去了,把梁山当作避难所来的。老大宋江就是这样的典型。
宋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他表面上满口忠义,实际上道貌岸然沽名钓誉。身为郓城县政府秘书长,却私自放走朝廷正在通缉的A级抢劫犯晁盖,如何为忠?为了赚取玉麒麟卢俊义上山,不惜使用下三滥的手段,致使其家破人亡,如何为义?为了成全自己“信守诺言”的光辉形象,满足自己极度膨胀的虚荣心,更是做出了将梁山第一美女英雄扈三娘嫁给了武艺稀松、相貌丑陋且又十分贪财好色的王矮虎的龌蹉事情,为各路江湖英雄所不齿。
在这样的寨主的领导下,水泊梁山所谓的“忠义”说白了就是忽悠。你忽悠我,我忽悠你,反正忽悠又不犯法,两杯酒水一下肚,什么话好听拣什么话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其实就是嘴上说说,不必过于较真,即使说到做不到,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比如宋江经常把劫富济贫挂在嘴上,可每次攻城略地之后还不都是自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什么时候拿真金实银的接济贫苦百姓了?再说英雄大聚义的时候,“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迈誓言叫的比原子弹爆炸还响,可后来宋老大死了以后,剩下的20几位兄弟中除了吴用、花荣两个铁杆粉丝外,还有谁去为他殉情?
所以说别看他们嘴上“哥哥长”、“弟弟短”地叫得不亦乐乎,其实背地里也是阴你没商量的主,专往兄弟的两肋插刀。在水泊梁山风平浪静的表面下,是暗潮涌动,危机四伏。
尽管宋江等人一再吹嘘“八百里水泊”,其实梁山也就是四面破水塘围着几座小山丘。当初王伦、晁盖在台上的时候,由于人员不多,大家也还相安无事。等到宋江当家做主的时候,为了政治上的需要,盲目增加人员编制,招聘了许多不学无术之徒进来,使梁山干部队伍一下子膨胀至108人。人员多了,战斗力是强了,可队伍也就不好管理了。一百多个人天天挤在一起,上个公用厕所都得排半天队,大家的脾气又都不好,因此各种问题就出现了。
首先是经济问题。山还是那座山,人却多了好几倍。吃饭穿衣、学习考察、公务接待、战备训练,样样都需要花钱。可是朝廷不给拨款,自己一不想艰苦奋斗搞生产,二不愿自力更生做生意,管后勤的头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办法,只能做起打家劫舍的老本行了。以前还只是偶尔抢几单,现在下山抢劫已经成为经常性工作了;以前也就打劫一下梁山周边的土豪劣绅和地主老财,现在已经主动攻打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了。
与经济问题相比,英雄座次问题就比较棘手了。随着梁山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正规化建设步伐的逐渐推进,各位好汉的座次排名问题逐渐摆上了山寨领导的议事日程。这可是和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直接挂钩的大事情,各路人马都很重视。虽然宋老大公开宣称自己和其他几位领导一定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贡献合理安排评级工作,确保一碗水端平,请大家相信组织。可他自己心知肚明,那些漂亮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该照顾的人还是要照顾的,该给小鞋穿的人也是要给小鞋穿的。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使梁山集团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下去,必须先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自己一把手的地位自然是不容置疑、不可动摇的。智多星吴用一直扮演着“军师”的角色,虽说曾是晁天王的人,但早就反水跟着自己了,所以是秘书长的不二人选。至于卢俊义吗,心里是不太情愿,无奈人是自己“请”上山的,而且之前就谁做老大的事情已“演”过好多“戏”了,索性就让他挂个副统帅的虚名吧,以他在梁山的班底,谅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顺便再把参与过智取生辰纲的公孙胜拉进决策层,封住晁盖旧部的口实,反正他一直潜心宗教研究,平时也不参与具体工作,是装点门面的理想人选。
在水泊梁山中,除了以上四位最高决策者,就数五虎上将的地位最高了,因此必须安排一些可以控制得住的人来担任此职。按说豹子头林冲武艺超群、功勋卓著,五虎上将排第一是众望所归,但他政治领悟性差,关键时刻不会站队,因此安排个第二名就给足他面子了。大刀关胜虽说资历浅、功劳少,可人家有个好祖宗,自己又是高干出身,根正苗红,排第一也算是名正言顺。作为朝廷降将,双鞭呼延灼和双枪将董平在梁山人脉单薄却又武艺精湛,让他们两位和自己人秦明一起加入五虎上将行列,既能更好的抑制卢俊义、林冲,又可以为以后顺利推行招安政策增加说话的分量。
另外在江州被自己十两银子收买来的黑旋风李逵,向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许多时候可以让他出面说一些自己不方便说的话,做一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情报局长戴宗是陪自己“死”过一回的人,虽说侦察敌情能力有所欠缺,但把监控内部人员的重任交给他,自己还是很放心的。小李广花荣一直兼任自己的办公室主任,这些年来明里暗里替自己办了多少事情,挡了多少子弹,自己心里是有数的。这几位嫡系心腹长期以来一直跟随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关键时候必须安排个靠前的位置回报一下,以便他们下一步能够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而鲁智深、武松、阮小七、刘唐等刺头儿一向不太听话,尤其是在事关梁山前途命运的招安问题上,更是旗帜鲜明地持反对态度。因此坚决不能重用,只是他们那几个山头人多势众,日后需要他们冲锋陷阵的机会还很多,也不太好得罪他们,就给个中等偏上的位置吧,只要不进前十名就行了。至于其他人等,管你是梁山的开山元老,还是有什么一技之长,委屈就委屈,窝囊就窝囊,我就顾不了那么多了,爱咋地咋地吧,难道你还敢造反不成?
在宋江一手炮制的108将座次排位表里,任人唯亲、暗箱操作的痕迹太过明显,不少梁山好汉都心存不满,无奈宋老大四管齐下,一面提携主和派,一面安抚中间派,一面打击反对派,并派吴秘书长四处“灭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希望大家理解领导的难处,支持领导的工作,自觉与领导和组织保持一致,所以尽管许多人持有异议,最后都只是保留意见,没有人公开站出来反对。
其实也不难理解,梁山虽然逍遥快活,可毕竟有风险,宋老大是混过衙门的人,当然不愿意冒险在这里当草头大王。想想当初做公务员的时候,不必担心刮风,不用害怕下雨,一杯开水一包烟,一张报纸大半天,到了月底就领工资,生活多么惬意!因此宋江做梦都想梁山兄弟们能拥有那样一个稳定的“铁饭碗”。为此他到处请客送礼,托关系、走后门,最终如愿以偿的实现了这一华丽转身,帮大家争取到了朝廷公务员编制。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们和那个黑暗的朝廷就像两条高速行驶的平行线,永远也没有相交的可能。无论他如何给水泊梁山“漂白”,始终都不会改变自己在朝廷奸臣眼中“贼寇”的形象,也不可能融入他们那个“圈子”。因此,从接受招安那天起,水泊梁山的悲剧结局就已经不可避免的注定了,即使他们后来不去江南征讨方腊,朝中那些奸佞小人也会想方设法以其他名义排挤、打击、消灭他们的。
估计当年江州劫法场的时候,晁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拼了血本救下的这位“贤弟”,日后将会亲手葬送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梁山基业。如果宋江地下有知的话,不知道他将以何面目去见他的这位“兄长”,不知道他是否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后悔?如果当初他能够继承晁天王遗志,主动摈弃“招安”思想,一心一意地带领兄弟们建设梁山事业,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然而世上没有“如果”,一切都不能假设,《水浒》本身也只是一部虚构的艺术作品。只是我们在欣赏这部古典名著的时候,除了为水泊梁山的兴衰历史感到高兴和惋惜外,更应该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具体工作,从他们身上吸取一些经验教训。我想这应该也是作者创作此书的一个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