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家乡江苏沭阳,位于苏北黄淮平原腹地,是一个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文明古县。
历史上的沭阳曾经面积很大人口很多;近现代以来,曾划拨了许多地方归周边县市建制。即便如此,今天的沭阳仍然拥有2293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80多万人口,据说是江苏省陆域面积最大、全国人口最多的县份。一般来说,面积大、人口多的地方,出人才的概率也会很多。从古至今,沭阳出过许多文臣武将和仁人志士,境内也不乏一些名胜古迹。可惜的是,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原因,明代以前的县志全部失传,大多数名胜古迹也已损毁,目前仅能看到明代及其以后的历史和少数古迹遗存。
在沭阳的历史名人中,沈括和袁枚的知名度无疑是非常高的。沈括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也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卓越人物,他一生从事的研究领域极为广阔,在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贡献。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嘉庆年间代表诗人。袁枚于乾隆年间在沭阳当了两年多的知县,沈括在沭阳的时间稍长一些,大概有六七年,不过他的职务不是县令,而是管理粮税、户籍的主簿。这两位著名人物在任职沭阳期间,都取得了卓越的政绩和良好的声誉,他们本人也因此在沭阳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惊奇的是,相隔700年间先后到沭阳任职的沈括和袁枚,竟然来自同一个地方——浙江钱塘(杭州),而且都是在20多岁刚踏入仕途的时候来到沭阳的。我想这不仅是沭阳的荣幸,也应该是历史的奇迹。
与短暂客居沭阳的沈括和袁枚相比,虞姬则是沭阳本土名人的杰出代表,这从现在县城内随处可见的“虞姬桥”、“虞姬公园”、“虞姬生态园”可以得到验证。虞姬是沭阳颜集人,至今该镇尚存虞姬沟、胭脂井、霸王桥、项宅等遗迹。“虞美人”芳名千古、“霸王别姬”传诵至今,这让家乡人很是自豪了一把,“虞姬故里”也成为沭阳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除了虞姬,沭阳还有许多知名人物,比如被吴承恩称为“长淮第一名门”、曾创造过“一门三进士、两举人”辉煌历史的新河胡氏;以及沭城的吕氏和吴氏,他们都曾是沭阳的名门望族,也都曾诞生过许多社会精英,在沭阳历史上,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他们都只是“地方名人”,知名度并不怎么高,即使在沭阳本地,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有鉴于此,一向爱好历史的我一直在关注沭阳历史,希望有朝一日能发现点“石破天惊”的东西,提升沭阳的名气。
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的让我发现了一些端倪。近日在浏览太平天国历史时,偶尔看到一个惊人消息:忠王李秀成其实是沭阳人。文章说李秀成祖籍位于硕项湖滩的沭阳李恒一带,世代以贩马为生,他本人就是在广西贩卖马匹时参加太平军的。早在天京被围初期,他就向天王洪秀全提出了“让城别走”的建议,但被洪秀全否决。洪去世后,面对湘军的重重包围,天京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眼见坚守无望的李秀成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毅然决定弃城突围,而此时的清廷对曾国藩屡攻不破天京也有所不满,有意调李鸿章等人前往协助,因此李秀成与曾氏兄弟秘密达成协议:李放弃天京,曾确保其本人和幼天王的安全。后来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不顾清廷“押解赴京”的旨意,就地将他处决,并私改“凌迟”为“斩首”,实际上是以狸猫换太子之计瞒天过海,偷偷把李秀成送回原籍了。据说以上文章出自旅居台湾的连云港名人王公玙之手,文章发表后台湾出版界、教育界、新闻界为此还专门在台北举行过一次“李秀成原籍质证座谈会”。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太平天国后期核心领导人物之一,自从1862年英王陈玉成牺牲以后,他一个人独撑危局达两年之久,对稳固太平天国晚期政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尽管有关他的争议一百多年来从没有间断过,但基本都是围绕他的“自述”展开的,争论的焦点也都是“忠王忠否”的问题。关于他的籍贯,似乎已经定性为广西藤县。如果王公玙先生的文章内容能够得到确认的话,应该是一个颠覆性的结论,虽然对于中国历史和太平天国历史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对于小城沭阳来说,意义却非常重大。果真如此的话,李秀成将和虞姬一样,成为另一个享誉全国的沭阳籍历史名人。而除了“虞姬故里”以外,沭阳将再拥有一张“忠王故里”的头衔。
当然,以上观点只是王公玙个人的一家之言,尚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因此论述的内容在目前看来更多的只是一种可能。不过笔者认为,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观点来说,这并不妨碍历史爱好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因为在历史研究领域,怀疑与学问向来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从现有史料来看,无论是官方正史的记载,还是一些民间的随笔札记,从天京城破到李秀成就义,确实存在着诸多疑点,都还有待与历史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发现。相信这些疑点解开的时候,李秀成籍贯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历史名人的归属问题,不但有其现实的经济意义,更有其历史的深远意义。笔者认为沭阳相关部门有必要组织专门力量,以认真、求实的态度对李秀成籍贯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正在实施的文化大繁荣战略,大力挖掘县内人文资源,丰富沭阳文化内涵,力争使沭阳早日实现由人口大县向人才大县、人才强县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