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秘密,一直没有告诉别人,直到最近发生两件事,我才决定把它拿出,以展开来给我的孩子或者朋友看。
对于孩子,我虽不想以暴力教育,怕真地扼杀了他的天性;但是,我还是愿意给他适当讲些道理,让他收紧点过于放松的心弦。否则,长大以后,他对童年哪会有非常特别的记忆和念想呢?于是,就对孩子说:“一个人一定要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粒种子,而且要希望这粒种子将来长成参天大树,让自己的一生都能仰望着它。”
现在孩子的反应,哪一个都不会很慢。孩子随即问我:“爸爸,那你在童年的时候,你种下了一粒什么样的种子呀?”面对孩子的表情,我是既高兴又惊讶,愣了一下,便说:“暂时先不告诉你,等近两天我把它写下,再给你看让你知道,行吗?”孩子没有再追问,但我知道他在等待我兑现诺言。
说来也巧,就在孩子问我的第二天,一位朋友也提了与我的那粒种子相关的情况。我喜欢上网,网龄已有十年。在家庭、社交和工作三圈里,是出了名的网迷。但是,他们都对我有两大惊讶:首先是我上了这么长时间的网,竟然没有赶时髦弄个网恋什么的,能保持如此久不出轨道,真正“出污泥而不染”的风格,实在让他们佩服。其次,我在网上泡了这么久,只是无聊地耗着钱财和时间,竟然没有下出“蛋“来,这似乎是不可理解和接受的。
由于近来我上网时间更多,特别是泡在论坛的时间倍增,于是朋友问我:“你整天花那么长时间在网上,累不累啊?我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不过,看样子好象你有什么梦要圆一样,看你发帖那么认真、执著就可知道。”也许,他和其他朋友一样,对我早就有这样的问题产生。不过,我只是浅浅一笑,没有回答,但却在心里嘀咕: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小时候,也就是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某一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奇特的念头,随即下了一个特别的决心,后又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我长大以后要当作家,写出一部小说,并想办法要把这样的念头和决心完好地保存下来,留待日后作个见证,以及留下美好的回忆。至于采取什么办法,我的确想了很长时间。
我们家乡有一条小河,河水因流动而很清澈。每天,只要我们一伙娃子放牛放羊到河边,就会掬一捧清水喝喝,就会脱鞋在水边耍耍,就会捡起石片打水漂漂。河边偶有芦苇,两岸的堤也很宽很高,堤上到处长满各种高树。我记得那时每天站在田野上、跑到河堤边,感觉肺里就像被清洗了一样,无比舒服。
就在有那特别念头的时候,我每天放学后,都会跑到离家足有两华里的河堤和河边,去寻找灵感。面对着眼前的一片深春景色和流淌着的清清河水,我徘徊着,深思着,一点没有赏景和玩耍的心情。总是沿着河边走,不一会儿又走回到河堤上去,一直放眼望着远处,手里不停地折着芦苇叶子船,脑子里象蒙太奇一样地过着许多方法。
突然,在我把折好的船放进水边的时候,眼前一亮地想到了一个情景,那就是看书看来的漂流瓶的故事。于是,我象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立刻围绕着神奇的漂流瓶想下去……。对,我可以把我的一生的梦装进一只瓶子里,放进河里让它漂到遥远的地方,即使将来不再属于我,我也会很高兴。而且,如果被别人捡到打开来看到我的梦,一样也会感到神奇和新奇的,我不也会高兴吗?我为这个想法兴奋了好一阵子。可是,在我如获至宝地往家走的时候,又突然否定了这种想法。虽然这个想法的确很有奇幻色彩,但毕竟不能真正保存住我梦想的真凭实据。但,也许现在想来,那还是最妙的办法,因它的确有悬幻性效果存在;而且或许可以掀开捡到瓶子人的一页梦想,那该有多好啊。
第二天,我继续在河堤和河边徘徊,思索了很长时间。在太阳快要落入地平线的时候,也许是前一天的奇特想法揭开了我的天灵盖,我终于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写有梦想的纸条,装进竹筒,埋进河堤树的根部,让它陪伴着树木一起度过春夏秋冬。那天,我没有一丝犹豫,一路跑着颠着回到了家里。
凌晨的时候,我就起了床。手里拿着切菜用的刀,去屋后的小竹林里,砍了一根足有大人拇指粗的一棵竹子拿回到家院。我选了靠根部的一节,用刀斩断,然后作了切齐、削平和刮亮的细致处理,还用砂纸用力打磨了一番,在完工后,整个看上去真地非常满意。只是,这只竹筒之所以叫竹筒,是因为它只有一节,其一头有底,另一头是空着的,象家里用的挑水木桶一样。我做好,又吃了早饭,刚好是上学的时间。整个那一天的学,我都没有上安稳,被自己的奇思妙想以及梦想所包裹着,好像明天就可以实现梦想似的,心头藏着天一样高的喜悦,等不及的情态实在天真幼稚。
放学后,我急急地就奔到了家,一个人趴在书桌上写好纸条,把纸条装进竹筒,把空着的一头用特做的木头塞堵紧,把竹筒装进塑料袋,最后用细铁丝将袋口扎牢,看看面前的钟,不到十分钟就全部准备就绪。我一个人扛着铁锹,愉快地小步紧走着奔向河堤而去。我的举动显然与平时不同,引来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的惊讶,都不知我这小屁孩今天是怎么了,要去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会这样兴奋,会在傍晚,还扛着铁锹急急地走。
在河堤上,我选择了一棵年龄不太大的槐树,其实是希望我的梦想能和这棵槐树一起长大。我把坑刨得很深,把装着竹筒的塑料袋,双手捧着小心地放到了坑底。我看了最后一眼,便拿起铁锹慢慢铲土埋上,用脚踩了踩,最后从周围取来些杂草、树枝什么的盖上,是甚怕被别人发现痕迹而挖走竹筒。当时我虔诚地相信,如果我的竹筒被挖走,那我的梦想就会从此消失,这会让我伤心一辈子的。
后来,我所养成的在野外看书的习惯,其实也就是因为天天想看护着那棵槐树下的竹筒。不一定每天都走到槐树下,只要能看到那里的情况就放心了。于是,我的梦就这样扎了根、有了生命。这种以自然历史的形式,把梦想记录在特定的时空中,我自己一直认为是个再奇特不过的举动,真是让我激动和自豪了多少年。当然,这只有生命的竹筒,也鞭策了我多少年,让我不得有丝毫的松懈,或许一直到老。
我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学生时期的好成绩,包括走到工作岗位后一直能虚心学习、认真做人和坚定信念,也都是那只竹筒的激励效果,它的功劳对我而言,是不可磨灭的。
所以,竹筒里的秘密价值有几何,不用再说,已经很清楚了。现在,我虽年龄不小,距离梦想还那么遥远;虽然离家多少年,不知那棵树是否还健在,我的竹筒是否还安然无恙,但我心中的那只竹筒依然存在,我依然没有消失梦幻。我时刻还在敲着自己的晨钟,敲着自己的木鱼,期待着某一天梦想能够突然降临,给我一个天大的惊喜。
我的竹筒的秘密,不一定要让朋友知道,但却一定要让我的孩子知道,这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