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剧情演绎到人们想要达到又不期望很快达到的情境时,那向来不期而遇的散场也将尾随而至了。
虽然早已感到它的来临,却胆怯的自欺着不肯认定。直到一次在《零点夜话》中听到伍洲彤谈到“青春散场”的话题,彻底撕掉了我用以掩饰它的纱。霎间青春的那些情情景景如此通透的展现在眼前,画面里的自己都是背对着我,轮廓被刺眼的光线吞噬着,显得比那时那刻自以为的形象渺小得多得多。远眺一望,我看到了从开场走到现在的所有画面,它们连成了一条径直的线,一条近乎两点间距离最短的直线。原本在这个有限的区间里可以排布更多的画面,那些身影可以因此再少被时光吞噬一些,再显得高大一些。
仔细观察整个区间里也不单单只有眼前这条走过来的径直线,它们旁边隐约可以看到很多颜色暗淡的画面,有些几乎淡到无法看到,费劲眼神,能确认的就是这些画面中没有我的背影。忽然我震惊的想起来一些画面也曾发生过,在曾经我的想法里发生过,确切的说每个暗淡的画面都发生过,至少发生过我想象实施它们的那一刻。过后潜意识的隐藏了它们,隐藏了这些仅有目标没有行动的耻辱,此时它们依然暗淡的在那里,另有意味的演绎着我的青春。我站在散场的出口看到了它们,看到了尚能辨认的很少的那部分。
记着青春开场时,面对着无限可能,怀着满腔激情,甚至有些自大。一路走来,演绎得却如此的平凡单调,如此的安逸偷懒,如此奢侈的看着它们消逝。它轻松快乐,夜晚才会有些忏悔,第二天一样轻松快乐;它总是有着远大目标伴着短腿小脚悠哉的漫步前行。那份充满幻想、向往奋斗,却又渴望安逸、贪图享乐的矛盾心理的混合物,估计就算是我的青春了。
如果童年的东西回味起来更令人感动,那青春的往事更适合用来鞭策。散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下一场已经开演了。青春剧播完,生活剧行将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