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情感纪实校园文学散文随笔诗词歌赋文化读书杂文时评戏剧小品哲理日记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忽然花开文学网 >> 都市·情感 >> 正文    
     




 
那些穷苦的日子 文/秦霞
 

      一个人在穷苦时所形成的饮食习惯足以影响人的一生。譬如我家丈夫,山东人,幼时与寡母相依度日,地瓜煎饼卷上咸菜、大葱就是一顿美食。如今,每每早起,到市场上拎回一袋软软的热乎豆腐,就着煎饼、大酱、辣椒吃,满头大汗,心满意足的样子,让人疑心那一青二白的东西是世界无上的美食。

      而我,是对这样的食物敬而远之的。冯谖曾扬着他的宝剑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古人与我心有戚戚,一盘鲜嫩的炖鱼,一碟青菜,一碗粥,摆在面前,热气袅袅的升起,还没吃,就温暖到五脏六腑。

      我幼时的家庭是没有条件给我养成这样的脾胃的,那时我寄养在外祖母家,是一个海边的小渔村。姥爷家庭出身不好,在村里没有出海捕鱼的资格,挣不了工分,这几乎断了大半的生活来源,海边的土地又咸又薄,长不出好粮食,一家人总吃不饱。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孩子,每天被船舱里那些活蹦乱跳的鱼招惹着,比猫还要着急。姥爷叹息一声,抱着我,不时串门子去,目的不是去说家常,而是人家看抱着个孩子,谁不夹块鱼往我嘴里送呢。大约吃鱼的嗜好就这么零星培养起来的。姥爷对孩子吃了口美食后的满足以及对村人的感激之情,依稀还驻留在我的记忆里。

      但他终未抗过贫穷和人间的歧视,在一个夜晚去了,临终前把怀中的我推给我的姥姥。第二天,不知情的村人还站在门口吆喝:叔,该起了,今个儿到我家干吧。他的瓦匠活是极好的,给别人干活,可挣点大饼、小米饭之类,捎回来喂舅舅、小姨和我。他是活活饿死的,走时浑身肿的透亮。

     假使人贫穷而终,能享受到和和气气的生活那也是可以欣慰的。可叹的是,在他五十几岁的生命里,给儿女做牛马,被社会践踏,和姥姥言语不合……

     家里的撑天扛倒了,留下四个没有成人的儿女。大舅最大,十七八岁,为了谋生,远走东北,给人家放羊,下煤窑,伐木头,好几次险些丢掉性命。那茫茫的长白风雪啊,伴随着他年少闯荡人间的心酸岁月。

     直到如今,穷苦日子打下的印痕还鲜明的存在他们身上,大舅骨骼粗壮,皮肤黝黑。丈夫呢,容颜尚可,但山东大煎饼的坚韧破坏了他的牙齿,一咧嘴,一口参差的牙暴露无遗,所以我常说:“绅士,常常微笑,勿露牙齿。”他讪讪的揶揄我说:“谁像您富家的小姐,没受过人世的罪哪。”哎,我又哪是什么富家的小姐,只不过我从亲人那里得到的呵护要比他多罢了。

 
 
 
 
 
 
本文被阅读次
文章录入:秦霞    责任编辑:风里密码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主题:那些穷苦的日子(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笔 名: * Oicq: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忽然花开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