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情感纪实校园文学散文随笔诗词歌赋文化读书杂文时评戏剧小品哲理日记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忽然花开文学网 >> 乡土·风情 >> 正文    
     




 
“节孝”牌坊 文/乙克军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正是幼年。那时,我家祖孙三代挤住在湖东口村的老街上。我隐约记得,在老家南侧,有一座牌坊,是两间青砖瓦屋(当时已作为大队部之用),但墙上还悬挂着“节孝”门牌和“千古流芳”的匾额。说起这座“节孝”牌坊,里面还有一个感人的历史故事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清初,家住江苏省沭阳县湖东乡朱湾村的的李友楷,与家住汤涧乡的徐秀姑自幼文定婚约。在21岁结婚前夕,李友楷突然病逝。讣告徐府,上下悼叹。只秀姑不知,但满府哀伤气氛,使秀姑感觉有异,几次询问贴身丫环,始悉梗概,当即哀求堂上双亲允准,于出殡之前二日奔丧。当时依俗穿红衣登堂,与李友楷灵位拜天地、拜祖先,完成婚礼。翌日,改穿孝服,启棺,亲视遗容,然后又立李庆寿为嗣,领棺安葬。这在当时被十里八乡所赞颂。  

安葬丈夫后,徐秀姑所面对的是一个破落的世家,一幢冷寂的庭院,薄田三百多亩,上有婆母,下有幼龄嗣子,一门孤寡,她没有沉浸在哀伤之中,而是想着如何承欢婆母,教育幼子,继承遗志,重振家业的事情。丧期满后,她便约束管家婢仆,严分内外,所有男性,非至亲不得进入内堂。一切农事,责付管家,秀姑在前院设学塾,延师课教李庆寿。家里家外,不分粗细,必亲自处理。对婆母侍奉,无微不至,比亲生女儿还好。有年夏天,骤雨倾盆,众人纷往搬院中物品,但尚有一物不及取,婆母也前往帮忙,秀姑急往扶持,婆母嗔怪,秀姑说:“你在雨中,我不来,于心不忍,于理不合。”由此可见其克尽孝道之一斑。  

对李庆寿的抚养,秀姑既是慈母,又是严师,出必问其住所,入必问其所学。如是十余年,学业大进,已是翩翩佳少年。可在这关键时候,庆寿心有旁骛,学业疏懒。秀姑如椎心之痛,她想,如不痛下针砭,难望其日后有成。一日,她召唤庆寿及家人至后堂,点香跪拜后,喝令庆寿面对祖先牌位跪下。含泪言道:“吾来汝家十余年矣,寄希望于汝一身,有朝一日,能振兴李家,为后代树榜样,如今是,吾无他言,我要与汝长别了,将来有无会面之期,要看你今后学业上的成就了。”说完,当即回了娘家。然暗中仍嘱咐婢仆,妥为照顾其饮食起居。宗亲闻讯,交相责备。自此,庆寿立下决心,闭门苦读,夜以继日,油尽,继以香头。如是者三年,终于学业有成。捷报徐府三次,秀姑才信其实,庆寿又跪请慈母回家奉养。  

徐秀姑的“节孝”之事传至海州府,相继上奏,清廷颁赐“千古流芳”匾额,并拨款于湖东口建立“节孝”牌坊,永垂典范。此牌坊虽在“文革”中被拆除,但徐秀姑的事迹却在当地一直传为美谈。  

                                

 
 
 
 
 
 
本文被阅读次
文章录入:乙克军    责任编辑:池墨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主题:“节孝”牌坊(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笔 名: * Oicq: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忽然花开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