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还有味吗?年真的有味!特别是略上了点年纪的人,说起过去的年味来,常常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什么是年味?离家进城已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上三两年,我实在馋得受不了了,就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
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二踢脚、麻雷子,高一声,低一声,用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这年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说也是,“爆竹一声除旧岁”,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无怪乎,已禁放鞭炮多年后,又有那么多城市陆续开禁,就连首善之地北京也未能免俗。
酒香味。过年不喝酒也不像个年,家里再穷,也得喝上二两,哪怕就是红薯干酿的“一毛醉”——因这种酒质量较差,容易上头,喝一毛钱的酒就会醉,所以得名“一毛醉”。不过由于其价格便宜,是穷人的首选。每年的腊月,闲了多半年的乡里小酒厂就会重新开张,村里的老烧锅也开始昼夜不停地加班,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酒坛子、酒瓶子,闻着酒味就使人有几分醉意。爱串亲戚的人说,哪个村的酒味浓,哪个村的日子就最红火。
蒸馒头味。过去农民穷,一年能吃上馒头的日子是有数的,现在脱贫了,蒸馒头不算稀罕事了。可是,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一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头。
饺子味。北方人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就连在外边逃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这饺子味,一是肉馅的香味,已够肥的肉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再加上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
光顾得说吃了,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现在的春联,多是印刷厂成批印出来的,贴在门上,虽也好看,却总觉得少了点年味。而在家乡,直到今天,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在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因为练过几年颜体,我上中学时,就开始给左邻右舍写春联,所以那含着清香的墨味,记忆犹新。直到现在,偶尔回去过年,还有人没忘记我这个当年的小秀才,请我挥毫动笔。
其实,平心而论,城里也不是没有年味。那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成堆的贺卡,打爆的拜年电话,五花八门的电子邮件,还有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不都是年味吗?可是我总觉得不过瘾,我想念家乡的年味。
江苏省沭阳县供电公司(老大楼) 张兆军 223600
电话:0527-83518353/13773916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