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情感纪实校园文学散文随笔诗词歌赋文化读书杂文时评戏剧小品哲理日记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忽然花开文学网 >> 散文·随笔 >> 正文    
     


没有相关文章



 
小城里的流浪人 文/寻枫
 

    每日下午十三点一刻光景,我准时穿行在小城环城河边的道路,赶往我所在的医院,期间要通过一座袁枚桥。

    经常看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一个口袋紧挨着路边行走,衣衫破旧,头发蓬乱,光脚穿一双解放鞋,混沌的目光在路旁垃圾碎物中寻觅,生怕错过一个塑料瓶,一个方便袋,一张过期的报纸。在城市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流浪人,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像他这样的人,市场里,超市门口,会遇到很多,或许他们也注视着和我一般匆忙经过的无数的行人。他重复出现在我必经的道路,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单调闲散的下午。

    对于他,我却是熟识的,甚至有过在一起工作的经历。

    在我们医院工龄在九年以上的人,或许会想起外科曾经有这么一个卫生员,那还是新病房大楼未建成的时候。十年前的他-----老尤,我们只知道他姓尤,具体叫什么,不清楚,是一个孤寡老人,没有父母,兄弟姐妹,也是依靠拾垃圾生活,一日三餐,饥一顿,饱一顿,露宿街头,一个好心人看他可怜,就介绍到手术室做卫生员。
 
    有了新的岗位,老尤不再是一个徘徊街角的流浪人了, 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对病人的关怀与细微的照护是神圣的职责。老尤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就住在一个病区的库房里,正好可以帮助收拾一下,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家”。科室的同事们把家里不穿的衣服,浆洗干净送给他,从此,他身上有了干净的行头,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推起一车消毒器械敷料包,脚步轻松而麻利,在医院里奔走着,像是奔向幸福的源头。
   
    那时候,他每天很早就来上班了,打扫卫生,清理污染的敷料,倾倒垃圾。只是言语很少,和他打招呼,就是“恩”应一句,然后就故自做事了,好像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等着他。医院的食堂免费提供误餐饭,有时我们在家里吃过了来上班,那份饭就会留给老尤,他也只是“嘿嘿”笑两声接过去,天生木纳的一个人。但也有自己的个性,虽然他不是医务人员,却及其讲究卫生,如果在他卫生打扫前给他早餐,会欣然接受。假若在之后交于他,他也会愤愤的嘟囔“染上毒了”,再三解释,他也不会伸手去接。好教条的一个老头儿,岂不知,即使没有打扫过卫生,空气里也会有细菌的啊。

     老尤在我们科室待了两年多,一直勤勤恳恳,多做事,少说话,终日像一头忠实的老黄牛,在这个辛苦且脏累的岗位上劳作着。有时候科室奖金有了零头,会送给他,他的眼睛中则会流露出感激的目光。
 
    后来不知道因为何种原因,老尤离开了,也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卷起一张破旧的草席还有一个包裹。有人说是他找到了一个看大门的工作,还有说投奔一个远房亲戚去了。我以为,老尤从此会奔向另一个幸福的开始。

    如今,在最近几个月内,我却再次遇到了他,依然是破旧的衣服,背着一破麻袋,在街角流浪,仿佛还是十年前的模样,只是,有了更沧桑的面容,还有深深锡刻进皮肤的皱纹。忽然,心里一阵酸楚,想流泪,他,本是一个互不相干的一个人,在穷困和潦倒中度过一生。可是,却因了过去的一些旧时光,让我怜惜起眼前这个孤独的老人。他过孤独、枯燥、冰冷的生活,天天在马路上,在一滩破烂中“淘金”,度过漫漫的余光,他,也将渐渐老去,生活无从激越,无从精彩。

   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在这个看似富裕,充满活力的小城,我已经不愿意想象,这样的下午,会被多少人重复。

   树上不知何时又落下了一片黄叶,终是不耐寒的呀,遮住了我湿润的双眸。
 
 
 
 
 
 
本文被阅读次
文章录入:寻枫    责任编辑:胡玲玲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主题:小城里的流浪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笔 名: * Oicq: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忽然花开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