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是很少流泪的。
在我的记忆中,姨娘生性刚强。姨娘年轻的时候,性格开朗活泼,生得清秀俊丽,是十里八村公认的大美人。二十一岁那年,姨娘嫁了人。那人对姨娘很好,家境也很殷实。或许上苍真的很公平,它在恩赐了姨娘娇人的容貌和爱她的男人的同时,却也让姨娘陷入了“命中无男丁”所带来的无尽痛苦之中。
姨娘所处的时代正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时代。姨爹兄嫂接二连三生下的女孩儿,更是让姨娘的公婆把延续刘家香火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姨娘身上。然而,姨娘的肚子却不争气,同样一次又一次地让公婆的希望变成了肥皂泡。
1985年夏季的一天,当刘家人満怀期待地从接生婆手中接过刚刚脱离姨娘身体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掀开裹着的棉布单儿看后,姨娘公婆的脸上顿时布満了乌云。姨娘坐月子的三十天里,连一口红糖水都不曾喝过,更别说吃老母鸡了。那天晚上,姨爹偷偷地刚把两个煮熟的鸡蛋递给姨娘,窗外便传来了公婆的骂声,连个男娃儿都生不出来,还有脸吃啊?躺在床上的姨娘听后,默默地钻进了被窝儿。
从此,姨娘每天不仅要忍受着身体上和男人一样在地里忙碌所带来的劳累,而且耳朵里还要充斥着公婆的指桑骂槐,做什么事儿更要看着公婆的脸色行事。渐渐地,姨娘的脸上没有了笑容,话也少了起来。姨娘每天只是发了疯似地干活,她想用身体上的劳累来麻痹自己那颗伤痕累累的心。
1986年秋季,父亲所从教的中学由于和仅有一墙之隔的小学因为双方教师孩子的学费问题而闹僵了,我不得不暂时回到了老家。那天,姨娘一家人突然拎着礼物来到了我家。吃过午饭,八岁的我就被母亲送到了姨娘家。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我被姨娘家人接去是要为姨娘招来男丁的。姨娘的公婆很迷信。在姨娘家的那些日子,我得到了表姐、表妹们未曾享受过的优待。然而,那时的我年纪太轻,终归还是不太懂事儿,在见惯了姨娘公婆对她的责骂之后,我竟认定了是姨娘的不好,心里当初对姨娘的那种喜欢也转而变成了愤恨。于是,我不再叫她姨娘,甚至开始和姨娘公婆一起变着法儿地折磨起姨娘来。
再次叫姨娘是1994年的事儿。
在姨娘家生活了一年后,两个学校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我又重新回到了父亲身边读书。而姨娘在我走后不久,不知道是应了算命先生的话还是姨娘的苦难熬到尽头的缘故,总之,姨娘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儿。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很少见到姨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母亲的口里渐渐知道了有关姨娘的一切。而我,对姨娘也因此多了一份愧疚。
1994年的夏季,初中毕业的我考上了师范学校。姨娘来了,还带来了我最爱吃的几瓶梨罐头和麻花儿。看着満脸沧桑的姨娘,儿时的一幕幕重又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走过去,紧紧地拉住了姨娘的手,姨娘,您来了!
那一刻,姨娘和我都泪流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