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我读《我与地坛》

发布于:2022-06-21 11:40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黎明
      史铁生是我国伟大的作家,我读过他的一些散文和小说,很感动,尤其是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我把这篇文章抄在笔记本上,有空的时候就读,现在已经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我把这篇史铁生获过大奖的优秀散文《我与地坛》推荐给大家,让大家体会他所描述的伟大的母爱。
       拉希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景之美,在其忧伤。”史铁生先生的成功:首先表现在在命运面前的不屈服的顽强生命,其次才表现在他的文章上。在这里,我对史铁生的人生经历简单介绍一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然后因患病下肢瘫痪,他还有严重的肾病和尿毒症。他的大半生,都在轮椅和病床上度过。史铁生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在轮椅上忍住病痛,写出了一篇篇感人的文章,让人肃然起敬!我想:一个人失去了健康,经受重重打击,最后仍能站起来,还能写出好文章启迪他人,这个人是多么伟大!生命的可贵,正是因为顽强的生命力就像一粒种子能生长在贫瘠的岩石层中。
       史铁生是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而他的母亲,更是伟大的母亲!
     《我与地坛》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记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对地坛的依恋;作者的思想转变;母亲的关怀和地坛的衰败。
        当我们遇到困难或不幸时,我们往往都会找一间屋把自己关起来或者找一个人去哭诉。我们都是凡人。我想,在我们之中很少有像那些圣人或者思想家那么看得开吧!作者也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母亲或者去找一个朋友哭诉。他找到了一个地方,破败的和他一样悲惨,那就是地坛!从此,地坛就成了他那个封闭的小屋,同时,也成为了他哭诉的对象,而且最后他们成为了朋友,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依恋。
        作者在文章中用情最深的要数他记述母亲那部分了。作者的任性和无视母亲的关怀,使母亲为他付出了比他更多。每个孩子在母亲面前都是一块心头肉。孩子的好与坏,往往都会在母亲那加倍。母爱是伟大的,她是不求回报的牺牲。每当读到这我的心也会随着作者的感情起伏,仿佛我就是里面的作者。我认为这是作者写得好,是作者用情用得深。在此,我想谈谈文中母爱的特点。
       母爱是关爱。史铁生的母亲已经步入中年,面对的却是双腿残废的儿子,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把自己全部的关爱给了儿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关爱他的人。文中有一处描写是“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映。”我想史铁生的母亲站在原地一定是泪眼婆娑,她想:他在那里是不是很安全呢?是不是很快乐呢?儿子离开了她的视线她是多么忐忑不安啊!还有一处描写是:“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过的地方,步履茫然而又急迫”,母亲竟然知道他经常呆过的地方,可以想象她在那儿找过多少回,她的脚步“茫然而又急迫”,倾注了母亲多少的关爱,这些朴素的文字总让我泪水涟涟,总想象着史铁生母亲额前的白发在微风中轻拂着,而她期盼的眼神和孤独的背影也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母爱是理解。理解是关爱的升华。文中有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生活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段话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她知道儿子心中的苦闷,所以从未对他要求过什么,多给他一点独处的时间让他观察自然,思考人生。文中还有一处描写感人至深,让人回味无穷。“他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不定期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看起来好象是母子在捉迷藏,实则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理解,她只关心儿子的平安而不想给儿子任何负担。这样理解儿子的母亲令人肃然起敬。
       母爱是无私。史铁生的母爱从不张扬,她不只加倍承受儿子的不幸,只是企求儿子有幸福,她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没有企求任何回报,她的母爱是高层次的,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书。史铁生写到“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史铁生的母爱是无私的,这无私母爱的浇灌使儿子身残志坚,使他找到了生活的出路,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了精神财富。
         <<我与地坛>>中描写的母爱,特点是关爱,理解和无私,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母亲不懂得真正的爱,有的是溺爱,无原则的放纵满足,结果使孩子跌入万丈深渊;有的是残酷的爱,棍棒下面出孝子;有的是什么都为孩子铺设好,让孩子为自己争面子,求虚荣。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想你读了〈〈我与地坛〉〉,你会对母爱有全新的理解,也许会校正那些畸形的爱,让世界最伟大的母爱铺就孩子成功的大道。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子。作者从母亲那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活着的力量,坚强地一路走来。
         我想,母爱之所以伟大,因为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教会儿女直面挫折的力量,是一种引领儿女走向自信走向光明的力量!而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学生在写作关于母爱的描述中,很多表现在一种肤浅的关怀,不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比如很多学生写到母亲,会这样写:下雨了,母亲为我送伞送衣服;母亲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自己舍不得尝;生病了,母亲焦急地背着我往医院跑;母亲总是满足我生活上学习上的很多需求-----除了这些,他们似乎找不到可以表达母爱的细节。可是,这些描述能打动人吗?母亲爱孩子是一种本能,也是责任,当孩子还没成年时,这些都是母亲应该做的份内的事。试问有几个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呢?几乎没有,所以,所有母亲都能做到的事件打动不了人心。我们在引导孩子写作的时候,可以指导孩子从精神上领悟母爱。比如:当你刚戴上红领巾的时候,当你做错事的时候,当你的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当你和小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当你面对几种选择的时候,你的母亲有怎样的表现,她是怎样对待你的成绩,你的错误,你的失败,你的困惑,她是怎样关注你的心灵成长的,因为这些才是更高层次的母爱。
         大家都是老师,也都是母亲。如果你的孩子考好了,你说他是瞎撞的,你的孩子考差了,你说他是朽木,你的孩子犯错误了,你不问究竟武力解决,你的孩子有困惑你置之不理。那么,你的孩子也写不出像史铁生这样优秀的表现母爱的散文,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责任编辑:何永书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