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看书而产生的联想

发布于:2022-06-20 15:41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春天的故事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对于每个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看书的人士而言,拥有一个心仪的书房应该是个人心愿或者是理想,也是一种追求,若由于客观条件,暂时不能实现愿望或理想,也不必为此而埋怨乃至产生(些许)遗憾,毕竟书籍才是重要的,书房则是次要的,而我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虽然缺乏一个像样的书房,但本人的读书兴趣并未因此减弱,且一度时期坚持与书为伴,从中感受乐趣,感悟哲理。因此,此时此刻,书房已不再是重要的,而是有弹性的,这一点相信许多读者与我有某些相同之感。
 
  既然缺乏书房,也就不会有什么“××斋”、“××室”了,无论斋,还是室,其实都是一些文人雅士的个人喜好,对于普遍的读书人而言,有无名号其实不是太重要的,拥有自己喜欢的书籍,不断品味看书的乐趣,品味其中的精彩,并用其道理增强个人认识世界,感悟现实的能力,如此这般,读书的妙处和作用就显而易见了,感受也不一样了。在安静而详和的氛围中,手捧书籍,或杂志,或散文,一张张翻下去,一页页看下去,不经意间已夜深人静了。此时合上书本,静静地躺下,不再思考或回忆书中的内容,不久即可进入梦乡。
 
  我虽没有书房,但有一实用的书柜,里面放满了许多类型、特点、类别和题材的图书和多种字典,众多的书籍尽管其出版时间不同,内容、内涵有别,故事或类别相差较大,包括地理、人生方面的,还有既有纪念专集和成套的文学类作品,其中有些书籍由于时间、欣赏特点和个人兴趣等方面的原因,至今未及细看或阅读,但一直珍藏着,也许那一天兴趣来了,我随时就能打开,或大致,或仔细观看一番。当然,对于书柜里放不下的书籍,我就将其放在其他适宜的地方,由于书籍多了,观看的时间相应延长,选择余地也因此多了一些,但不论怎样,其中有一点始终不变,这些都是本人喜欢也乐意欣赏的作品,符合我的特点和风格乃至欣赏习惯,如《雨花》、《感悟人生》、《江苏作家》等,类别不同,内容有别,内涵、表现形式和欣赏度也有区别。对此我有所感悟,也充分理解。因此,对于自己喜欢或欣赏的作品,该深读的深读,该回味的回味。总之,对于任何作品,不能采取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的方式,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关于发现文中的主线,掌握其特点,然后循序渐进,融会贯通,耐心品读,同时结合个人特点,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书中的哲理作用于人生、工作、学习等方面,不空洞说教,不生搬硬套,而是学以致用,善于把书中的内容与现实工作、学习有所结合,找到最佳契合点,从而展开思索,启迪自我。如前几年,我曾经看到某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要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既有特点,也有意思。文章主要表述了在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不需要结识太多的人,手机里一长串的联系人,真正经常联系的有多少,人要善于在清静中坚守,在寂莫中坚持,那些缺乏实际意义的聚会或人物就不要参加或联系了。还有事例,如某某名人生前在创作时,就是他与夫人在场,也不说话,直到结束。还有人在书房外贴上对联,请那些喜欢聊天之人不要打扰。如此,既反应了个性,也说明他们善于清静,不为外界所动,潜心于创作、书法或研读之中,真正做到了心无旁骛,这样的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上述可能有些扯远了,下面还是回到书房中来,书房是文化的象征,是知识的聚集地,虽有实际需要,但不需要太多的装饰,更不需要无用的书籍装饰门面,而是应当务实,做到名符其实,把那些实用、喜欢,受启发、有特点的书籍收藏起来,存入其中,在分析、研读的基础上,静下心来,仔细回味其中的故事或哲理,力争有所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再利用一些时间,把前后的知识点相互连贯,形成知识链,这样的观看或品读就会更有意义,更有特点,更能打动人心。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此话有夸张的成份,但不无道理。而“黄金屋”和“颜如玉”从何而来,那就是从书籍或阅看中得来,善于利用书房或书柜,挑选适合自己,符合欣赏特点,也有个性风格的作品反复观看,如此,书房、书柜的作用就有所凸显了。
 
  
责任编辑:古岩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