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读《年轻》

发布于:2022-02-24 09:09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南来北往
  这是大哥洪森通过微信(上海路35号)发布的一则短视频,是轰动全球的一篇短文:《年轻》。
 
  查询了原文,在2017年被引用,2021年4月20日重新发布,阅读人数达到2594人。
 
  说起来,阅读这篇散文时,我们都已经不再年轻。即使在年轻的那个时代,我们也没有条件阅读此文。但凡中学课本上的短文与长篇小说,能记忆的并不多。即使是考试有要求的那部分内容,可能也没有学得很好,文科分数不是很高,这是理科学生的一大通病。
 
  至于性格内向的我们,更是对外界接触的较少、交流的较少。原本是内心深处没有太多的东西吧。
 
  阅读塞缪尔·厄尔曼的《年轻》,仿佛我自己一下子回到了16岁。那个时候,憧憬未来却又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怎么样,如何走向未来。
 
  都说人生三个阶段,一是长大了(20岁),二是长老了(60岁),三是长没了(80岁)。于我们而言,正处于中年向老年阶段过渡,与20岁相比,多了40年的苦难,与80岁相比,少了20年的经历。心中那部无限电台,摇摇摆摆,发射与接收各种信号,表明电波还在,灵魂还在。
 
  灵魂的有无,在自然界没有明确的定义与界定。在文学界,通常把这种精美的短文称为作者的灵魂或灵魂的显现。文中出现的年龄,16岁、20岁、60岁、80岁,既是生理年龄,也是精神年龄,因而有: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
 
  放在中国古代,放在曹孟德老先生面前,就是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未老先衰,导致时局的重大变化。
 
  春天到了,春天属于少年,属于中年人,同样也属于老年人。于我们而言,每一个春天都是美好的,都是学习与思考的季节。
 
  阅读《年轻》的同时,阅读了塞缪尔·厄尔曼另一篇诗作《青春》。《青春》同样是松下幸之助的座右铭。可见,名人所喜爱的座右铭并非一条。
 
  读《年轻》《青春》,向塞缪尔·厄尔曼老老先生致敬。
 
  谢谢大哥的传播,愿我们拥有年轻的心态、书写人生的青春之歌。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