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静年留痕(抗击疫情)

发布于:2020-04-18 09:5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谢怀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庚子鼠年如期敲门。

  腊月里的小城,灯笼高挂,车来人往。办年货,买新衣,辞旧迎新,喜庆喧闹,透出浓浓的年味。

  然而,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瘟疫来势汹汹,席卷而来,令人始料未及。不仅按下过年的“暂停键”,中止了年关的喧闹,而且让新年瞬间告别喜庆祥和,直坠可怕的寂静之中,更让毫无防备的人们陷入莫名的恐慌之中。

  大年三十,我和儿子一起贴着对联,他突然问我,你应该知道武汉封城了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蛮严重的了!“知道,但‘可防可控’”!曾为媒介人的我竟然是微笑坦然的,和许多人一样,未能对这些新闻产生“敏感”,不知道全国乃至我们的城市,也面临危险了。除夕,还蒙昧无畏地欣然应二姐之邀,一家按时赴宴,共度除夕夜。

  从武汉封城,到200万人逃离武汉;从钟南山院士指出病毒可以人传人,到病例超乎想象的急剧增加。短短数日,神秘的冠状病毒就没有停下脚步,甚或还有加速之意。更可怕的是,病毒像游走的幽灵向外扩散。看似与我们遥不可及的病毒正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这座黄海之滨的苏北小城,让人们猝不及防。

  宽阔的街道上,看不到几个行人,偶尔有车辆匆忙驶过,眨眼,就恢复了平静。除了路口、医院、绿色通道,除了关乎民生的超市、菜场、药房诊所,除了那些逆行者的身影,在同疫魔赛跑,到处寂静的像睡着了一样静悄悄的。只在晚上,站着自家的阳台上,隔着静静流淌的通逾河,眺望东城远处高耸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地标大楼和信合大厦娣妹楼,硕大的墙幕还像以往一样,闪烁的繁星从银河漂落九天,还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芒和彩柱,向你提醒着这还是在一个城市的新春佳节期间。

  大年初一,疫情笼罩下的小城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儿子单位的微信工作群突然“爆”出一条信息,从武汉、黄冈回来的单位老领导C出现发热症状,已被确诊;腊月二十五还来单位与多位同事有过“密切接触”;其后,同事间包括儿子又一起聚过餐。不安、惊慌、恐惧迅速在群里弥散开来……儿子沉默了,我的心也咯噔一下,一种不祥预感不断加深。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迅即打乱了我家的“新年计划”。同学打来电话,难得的同学春节聚会取消了;老同事用微信发来语音,她家龙凤胎孙子孙女的周岁生日宴也取消了;我也用托词“无情”地阻止了昔日老邻居如常的登门拜年;特别是隐忍取消了我和妻子婚后30多年从未间断过的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聚会的年俗。

  然而,初二的乡下唐洋岳母家,远在新疆、上海、杭州、江阴等天南海北的亲人们几乎都如期而归,姐弟八个家庭,外加叔婶侄辈三、四十人,一个不拉,憾缺我们一家三口。他们一如往年春节的热闹,浑然不知一场瘟疫正席卷而来。家庭微信群里,“呵呵,你们一家的命真宝贵”、“我们乡下没有疫情,别大惊小怪的”。特别是八十七岁高龄的岳母也第一次生气地冲着妻姐的手机甩下一句“不碍事,快家来”的语音……疑惑、不解、甚或嗔怪之意溢于言表。

  妻子沉默了,叮嘱家人们最好不聚会、不聚餐、少出门,注意防范。我也无言以对,但也理解在疫情初期尤其是偏僻的农村乡下亲家人们的麻痹与轻率。其实,我也真心希望这是一场虚惊,是我一家的“过度反映”,甚或是“惜生惧死”吧。

  然而,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大年初四,单位的老领导C及爱人被确诊;初八,儿子同办公室的“密切接触者”科长L再被确诊。翌日上午,曾与科长L共过餐的儿子及单位所有同事20多人均被定为“密切接触者”,接受市疾控中心的医学隔离观察。

  去年11月,在本地媒体工作近5年的儿子,被现在的K单位聘用,司职公文及宣传。面对突发的疫情可能的“株连”,我担忧在新单位工作还未满3月的儿子不幸“中招”,也担心无辜的二姐一家被我们“传毒”感染。但爱好篮球、运动健身,阳光俊郎的儿子却恬静自若,自诩“青春无敌”,他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患脊柱侧弯压迫心脏致缺氧、哮喘、高血压和冠心病等许多基础疾病的我,以及姑姑一家老小。他害怕我若不幸被病毒“击中”,恐攸关性命,凶多吉少。然而,曾两次与“阎王爷”擦肩而过在“药鑵子泡大”病残一身的我,可谓“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真的已无觉无惧轻生死了。

  在居家医学隔离的日子里,隔不断的是温情,阻不断的是亲情。

  “今天感觉怎样,体温正常么,父母的状况有没有异常?”直接负责联络我家的二女桥社区的小秦每天上下午都准时打来电话,跟踪记录,并不时宣传居家隔离的防疫知识,耐心、细致、亲切、温情,不仅防病,还“疗心”。市疾控中心、第四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隔三差五便上门消毒,送来熬制好的中药。他们不畏寒冷和病毒传播,克服着年龄、健康、家庭各种困难,挺身而出,与奋战在抢救病患,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坚守在防控病毒的最前沿,无怨无悔,义不容辞,用生命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

  由于无法外出购物,妻弟从乡下送来了牛肉、羊肉、海鲜,自家腌制的腊肉、香肠,还有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雪中送炭,补给“抗役”;远在江南的姨侄女夫妇费尽周折从江阴寄来疫情当道下“一罩难求”的医用口罩,犹似绝渡逢舟;更有亲朋好友的问候、鼓励、加油的电话、微信、视频……一切都让静默、焦虑、烦闷的隔离生活变得温暖起来。

  其实,静下来的感觉也不错。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三口除了每天一起关注疫情动态,聊天、玩牌、看电视、听音乐、打乒乓,静动相宜,亲情互动,彼时感受温馨和安定外。我是品茗观赛、看书写作,甚至重拾旧好,吟辞颂赋、赏联猜谜、染毫玩邮……不亦乐乎。妻子是跳舞追剧刷抖音,制肴洁家修剪花,自得其乐。儿子则是静以生慧,动以健身。除了上网、研习、练笔,补阙充电、消闲娱乐外,每天一套“腹肌系列操”和在健身器械上的组合训练,保持好力量与体型。

  当我写完这段文字时,春天已从四面八方如约而至,清风入怀,草木蔚然,空气里到处都是亲情、人情的味道。小城的英雄们也已凯旋而归,带着不凡的战“疫”故事温暖着这个不平凡的春天。我家也早已解除隔离,疫霾散尽,留下刻骨铭心的静年痕迹。“蜂蛾微命,力何固?”同处低微,同担悲苦,而穿越灾难,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手足相抵,守望相助,才能携手战胜危难,走向新生。

  

责任编辑:古岩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