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断不了的信

发布于:2015-07-22 13:08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水手的童年
  他们两个生在一个遍地是战火的时代。
 
  他们飘零四散,没在一起度过几天安定的日子,他们是不幸的;他们在分离的日子里从没忘记过思念对方,他们又是幸福的。
 
  一九三七年,上海。
 
  这年日军全面侵华,她抱着一岁多的儿子送他去开往前线的列车。路上两人都不说话,她怀里的孩子也像是懂得此刻的气氛,没有像以前那样哭闹。
 
  在他登上列车的那一刻她眼里的眼泪开始哗哗的往下淌,他回过头来摆摆手说:“回去吧,照顾好咱娃。”
 
  她眼里含着泪:“知道了,别忘了往回写信,我跟娃在这儿等着你。”
 
  他所在部队的番号变动得很频繁,她给他写的信也经常收不到,更多的是她收到他的来信。每次收到他的信他总是抱着儿子跑到代笔先生那去,先是一脸的紧张,生怕听到他受伤之类的消息。等信读完没什么意外之事她才会舒一口气。就这样他的一封封的信讲述着他在前线经历的每一件事,她也在儿子一天天长大中盼望着他的归来。
 
  一九三八年,上海。
 
  这一年上海沦丧,成千上万的人争着往南方跑。而她们娘儿俩实在没什么人可以投靠,索性也就呆在了这里。其实她心里担心的却是她要是带着儿子走了他回来找不到怎么办。也是她命大,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日子里,一个女人,还带着一个孩子,日子竟这样过下来了。
 
  很快到了儿子上学的年纪,她一咬牙,自己再苦些也要让儿子上学识点字。她每天早早地到有钱人家里找活干,一到了放学的点又匆匆的地回家做了饭等儿子回家。在这样一个男人生活都困难的时代里,她硬是支撑着走到现在。
 
  儿子一年年的长大了,识的字也越来越多,她也不用找代笔先生读信写信了。每次她和儿子读信写信的时候都会感到特别的满足。他给她写的信攒了好多,她找了一个专门的盒子放着,视若珍宝。
 
  一九四五年,上海。
 
  这一年日本人投降了。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甚至比拼在前线的士兵都要高兴。他在信里说他所在的部队会去往上海。她甚至不相信信里的内容,多少年来盼望的事,终于可以记着日子等了。
 
  车站,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士兵鱼贯而出。在着装整齐的队伍里她一眼就认出了他。儿子在她身后死死地攥着她的手却不肯露头,他们俩互相对视着一时却不知怎么续上这断了八年的话头。
 
  这一晚是他们俩这么多年来睡得最踏实的一晚,他不必想着明天可能要献身的那场战役,她不必想着明天要去哪户人家里做点短工。儿子就在他们俩中间,面容安静甜蜜。
 
  一九四六年,上海。
 
  这一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全面内战爆发。她送他去往前线的列车上。俩人还是不说话,儿子也不说话。在他登上列车那一刻,她又有泪淌了下来:“在那边要小心,子弹都不长眼。”
 
  “嗯,知道。回去吧。”他沉沉的应了一句。
 
  “娃,帮我照顾好你娘。”临走他像是有什么不放心。
 
  “知道了,爹。”孩子答得很坚决。
 
  每天和儿子给他写信又成了她唯一可以期盼的事。儿子的字写得越来越顺溜,也越来越漂亮。但他的信却一年比一年少。他在前方的仗打得并不如意。
 
  一九四九年,上海。
 
  这一年,南京解放。她已经近一年没收到他的来信,她只好处处打探着战争的走向。国军一直往南撤,最后撤去了台湾。她希望他留在了大陆,这样她还有可能等到他,她也希望他已经跟着部队退到了台湾,这样他也会安全一点。
 
  这年以后他们再没有联系过,她盒子里的信都快要翻烂了。
 
  战争已经停息了很久,在战争中那一颗颗受伤的心也慢慢平息,不会再快乐也不会有撕心的痛。
 
  她从一个坚忍不拔的少女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所幸的是她已经将最美年华里的思念送给了自己最爱的男人。
 
  一九八零年,台湾。
 
  这是一个退伍老兵的葬礼。老人的棺材里放了一摞信。知道内情的人透漏说是他的儿子写给他的。
 
  有些东西太脆弱了,被战火一冲便支离破碎。可有些东西是冲不断的,那是寄托在一封封信上的连接两岸的情,是一条永远也断不了的纽带。
 
  
责任编辑:朱耀军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