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盗亦有道

发布于:2013-05-08 14:01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張艺溥

  友人居住在治安条件很是令人担忧的小区,经常为“家中是否会遭梁上君子洗劫”而感到惶惶不可终日。这一日打来电话,告知:在N家邻居失窃事件发生N遍之后,终于轮到了她家。清点所失财物后总结,只是丢了一部价值不菲的照相机和钱包里的现金,好在所有的银行卡和证件免于厄运,其他的大件物品也都好模好样地呆在家里。“破财消灾吧,能遇到这样的小偷已是自家的福气!”她如此总结。

  翻读一本杂志时偶然读到一篇文章——《印度的盗窃法则》。听听,盗窃也是有法则的,孟子在《离娄章句上》有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概很多事,能否成就,皆要遵循这句经过千锤百炼、反复验证的古训吧!

  《印度的盗窃法则》浓缩后大概讲了如下几条:不去医院行窃;不把游客的钱偷光;不要动手伤害失主;不要连续偷同一个人;包里的证件要归还。假如有小偷违背该盗窃法则,那么无需警察出动,当地的小偷帮派会派自己人出手,清理门户。我以为,盗窃法则的存在,为印度持续维护良好的“偷盗环境”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

  这话看似好笑,可是世间诸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即使小偷行当也是如此。小偷偷盗的行径固然可耻,但纵观历史,贫富差距两级分化的时期,扛着“劫富济贫”的大旗,明目张胆行窃的也大有人在。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小偷偷盗的行为,岂不是意外地充当了平衡二者之间关系的杠杆。

  上述言论,一语既出,我必遭众人非议,就连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也有训:“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你难道也是小偷,或而是见不得光的小偷派遣到人民内部,潜伏后伺机说服群众,原谅小偷、接受偷盗行径乎?”

  非也、非也!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假如国人只是一味倾尽言辞地埋怨、诅咒小偷。包括前期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的偷车杀婴案,对比后,众口一词:国外也发生过偷了藏有小孩的汽车案,可是为什么人家的小偷会主动报警后弃车而去,而我们的小偷却残忍地把小孩杀死?

  谁知道小偷究竟怎么想的?怎么就让“偷车”演变成“杀人”?意外都是突发的,是“一万”中防而不备后出现的那个“万一”,言论也都是于事无补的马后炮,假如能以此文唤醒小偷的良知,提高小偷的整体素质,以及“职业道德”,众“失主”岂不是受益良多。相信小偷也识得几个字,偶尔也会翻翻书吧!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