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寒梅料峭默有因——访本网作者默因

发布于:2013-01-02 14:18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张璇
编辑按语:默因是本网第一个完整连载完自己文章的作者,尽管她的《回首寒梅》不是很长,但是,她完整地将这部作品奉献给了本网作者,这让人欣慰和感动。在今年本网举办的“情系中秋”主题全国征文中,默因的《最好的中秋》获得征文一等奖,这也是众望所归吧。



  本期专访作者:默因,本名郑嫚,女,中共党员,1990年05月02日出生于江苏省邳州市,爱好音乐、看书、散步。2009年毕业于江苏省运河中学,现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学以来曾任学习委员、班长兼团支书等职,获“优秀团干部”、“一星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在忽然花开文学网连载《回首寒梅》一文。在忽然花开文学网2012年举办的“情系中秋”主题全国征文中获得一等奖。

  本期专访采访采访人:张璇忽然花开青春校园栏目编辑

  佛家万事讲个因由,就好像《回首寒梅》里的云容和凌宇澈,跌跌撞撞地,一顿挣扎,一顿纠缠,也不过顺理成章,爱慕得水到渠成。

  一曲《回首寒梅》,却费尽心血点点。该文作者默因是个冷情的女子。或许,用冷静来形容会更合适。和她6页的聊天记录,很多回答是“嗯”或“对”,让人有几分抓狂。你很难界定这是一件错事或对事。有的时候,人的感情仅仅是那么一瞬间。当我一次次地要求她对某件事给出详细的信息时,她留给我的只有回避。

  “很抱歉,这是别人对我的信任,我不能把这些话告诉你。”屏幕上出现这黑白分明的字时,我不由地认定这个小女孩有些固执呆板了,若不是深入了解,你让咱家拿什么去糊成那一纸文章。

  七拐八绕,兜兜转转,还是没问个所以然。她倒是先道歉了。“对不起,我的性格如此。”默因说,自己对外界的人或物在起初多多少少有几分戒备,她的感情,是用时间的积淀耗来的。

  于是又有些释然了。

  听她的故事,会想到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小时候瘦弱的身体,一个人躺在小小的床上,狭窄的空间里,凑在透明的窗户前,看小朋友们欢快地在院子里做游戏。她看得那么入神,眼睫毛那么密,鼻尖快贴上玻璃。大冬天里,才看一会儿,就留得白玻片儿上的团团白雾。

  “那个时候身体很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比较多。”她静静地说,没有抱怨,也没有可惜,却让人觉得越发心疼。

  成长的道路上,虽然坎坷,但有一个人是待自己极好的。外公便是这样的人。初中以前的默因,一直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感情自然是深厚的。印象里的冰糖葫芦,红彤彤,甜得丝绒一般,抓挠着心。每每看到这酸酸甜甜的糖葫芦,总会想起外公。“丫头,吃吧。”老人家的声音,似乎一直在耳畔回响。

  默因的沉默不是没有原因的,长久的喜欢和依赖,在这个人离开之后会天塌地陷。外公的去世,几乎让她不能承受。

  从此,小女孩不能再肆无忌惮,不能再撒娇耍赖。那个庇荫的大树,已经不再。没有人再和她讲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教她大度;没有人再和她讲狐假虎威的故事,告诉她,如果宽容换不来理解,可以借力打力保护自己。

  外公最常说的话是:事情不是蛮横就能解决的,也不是躲得掉的,遇事三思而行,巴掌打到脸上,能避开才是本事。

  默因做到了,她做到了外公教会她的一切,可是那个人,却不在了。“我永远是纠纷中的旁观者,”她这样说道,不是不去争,而是找不到立场。主动疏远和被动隔离的感觉,没什么两样。

  好歹,有样叫文字的东西救了她。默因说,自己读的书特别杂,并没有限定,文摘、故事会、报纸什么都读,名著是读过却不曾深想,也同其他一样,只为消遣的。初中时疯狂地喜欢红楼,不求甚解,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看,为里面的的人哭,为里面的人笑,几乎陷进去。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一个文字被碾在纸上都是一次涅槃。默因为了文字这样的涅槃,可谓耗尽了心血。她能为一个形容词、一个标点,一个人坐在书桌前琢磨一个下午;她能为段落的分布、文章的脉络想个几天几夜。“我觉得每个字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我对它们,只有尊重。”默因说,她从不敢说自己是在驾驭文字,那样的说法太过亵渎,文字对于自己,只有尊重、爱护和使用的权利。

  与忽然花开的相识很奇妙,搜索一首名叫《忽然之间》的歌,却误打误撞进了忽然花开文学网。对于默因来说,把自己的文字呈现到大家面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很感谢忽然花开让我有一个宣泄自己、展现自己的地方,在这里,我也学到很多,美好的文字,精辟的言论,深邃的思想,还有人性的光辉,都令我乐在其中。”说到这里,默因笑了。

  缘分一旦有了,想断也难。小说《回首寒梅》连载之后,本网总编池墨先生的一句留言让默因高兴起来。总编池墨诚恳地希望她把小说连载完,于是,受到鼓励的默因,每天或者每隔一天,都会上传一个章节。

  小说《回首寒梅》里,女主人翁云容给了男主人翁凌宇澈再世为人的机会,让他有自我,有血肉,不用再受到世俗的禁锢和伤害。而凌宇澈给云容的,却是精神上的拯救,不嗜血,不沉沦。他们的结合是完美的,因为总有人有理智存在,最终圆满,东华山下,清酒桃花。这与默因的初衷完全吻合,只是想要一个对生活的救赎。不想融入污浊太浓的生活,注定就要遭到排斥和唾弃。但至少,你得相信文字的真实。

  “三千繁华入眼,太容易失了本心。”采访最后,默因一点点在键盘上敲击出这样的文字,她说,知深浅方有深深浅浅,明是非才有是是非非。若是不知不解,倒也偷得浮生半日闲。但愿,在世俗里,她能寻得一片人间烟火味儿。

后记:此次专访,并不像我最初想像得那么顺利。默因是个很有内涵的女孩,但自身的生活经历使得她对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起初,我很反感,聊天时对她言语很是激烈,甚至有放弃专访的想法。但在深入交谈过后,从她的故事中,才知道她如此性格的原因,便为自己先前的急躁和鲁莽深感愧疚。

  但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或许她的性格不会如此沉静,写出来的东西不会那么让人沉溺。可是,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女孩来经历这些?出于对她隐私的尊重,这部分我不想在文中过多地涉及。

  掐指算算,前前后后专访过本网四个作者了。每个人的故事都让人挣扎,都让人感动。或许生活本就是这样,最真实的东西,才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们四人,或逃避世俗,或融不进世俗,或被生活伤害,或对生活不够满意。作家,作者,或者仅仅是一个小东西的人,能有那么的心力,愿意花那样的时间去写下文字的人,或许都是对生活感受特别深刻的人。因为在乎,因为去想过,所以对生活这个词,才格外敏感和疼痛。也许我们不能去在乎生活是怎样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当初我和本网作者liangyongguang聊过的那句话,现在,我同样把它送给默因,送给每一个人:我们,一定要用力地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