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品茶,品人

发布于:2012-05-04 11:19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高寒

  周末回城里家中小住,和女友阿菊相约逛街。换季打折,看花了眼,也跑酸了腿,于是就近找了个茶社坐下,喝茶,闲话,再稍事休息。

  闲话连篇,无非释闷。阿菊说起几天前,和已二线的前领导异地相逢,情绪还有点激动。说他在单位时很是爱美,虽是焗油染色,但发式齐整,精神饱满,如今才几个月未见,竟像变了个人似的邋遢了:衣服多了褶皱,头发白多黑少,突然就老了好几岁,脸上写满了失意,更多添了皱纹。

  我笑笑说,油然而生亲切之感,是见其形而触动前情?阿菊耸耸肩,并不理会我的揶揄,轻晃着手中的茶杯,继续她的话题:

  路上车水马龙,声音嘈杂。即使能客套几句,听起来也感觉吃力。因附近就有一家休闲音乐茶座,便邀领导一起去喝个茶,边喝边聊。原以为他会爽快应允,居然他还有点不好意思,好似孩童般的扭捏。问怎么了,只是微笑,未作应答。也许是因为刚从领导的岗位退下来,又为孩子买了房子,有点囊中羞涩。所以阿菊说:“我请你呐,谁叫你是老领导啊!”

  他嗨了一声:“哪能呢,我请你。”那神态,好似当初在位时的威仪、爽快劲一下子又活了过来。

  走进窗明几净的茶社,选了个临窗位置坐下。要了两杯绿茶、一碟葵花籽,开始拉起了家常。领导问了单位的情况,从新领导的上任,到具体工作以及相关的同事,凡能想起的都提到了,最后,看似随意实则有心地问起了阿春。

  那是他最信任的下属,两家人曾好得水都泼不进。但离任审计时,他们有过激烈的争吵,双方都很是不平。阿春说他下台了,还像在位时一样训人,他以为自己是谁?老年痴呆!他没法如女人般当众对口,人到矮檐下,只叹小市民可恨。于是渐行渐远了。

  多数话题,阿菊都作了应答,偏生他还念念不忘阿春,好笑之余,就不免有点不耐。当领导再问其今后的打算时,她神情慵懒地应付道:眼前一切都还不错,都在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得过且过吧。

  领导说,“你心态真好,为人也好,待人待得长。”阿菊半真不假地笑言:“你才知我是好人?”此后续水泡茶,却已无闲趣谈兴,水越续越多,茶也越喝越淡,直到成了品不出味道的白开水。

  此事已过去数日,阿菊却意犹未尽。言语间仍是感慨:阿春善拍,多受重用,人称“二把手”,得到实惠受尽宠;反之就只有穿小鞋的份。阅人无数,目不识“春”,真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当年之事,我也知其一二,女友言下虽有奚落之意,倒真不能怪她气量狭小。当初二人同在单位做内勤,阿菊本份踏实,直来直去,不会变通,最后导致被换岗;阿春圆滑乖巧,察言观色,且伶牙利齿,很快就得赏识和提升。

  阿菊愁眉叹苦和领导的激情飞扬,形不同而神似。只是今昔之间,已主客异位。然而领导既已卸任,再多言泄愤,就算不是落井下石,也有失厚道。所以我只是举杯:老话不提。来,喝茶。

  为暖胃为养颜,我喝红茶为多。此刻的一杯绿茶,色质清绿透明,味道涩中微苦,但稍稍回味,就会有一丝淡淡的甜意和清香流淌在舌齿间。耳听着阿菊的叙述,我心中若有所思。其实人生中的某些片段,也与这饮茶类同,得慢慢地尝,细细地品,才会余香满口,才会有感悟受教益。

  茶文化由来以久,以茶会友,品茶论道,原是极美好的人生境界。但人走茶凉的结局,虽无奈却也是客观存在。老领导几十年的老江湖,香茶、苦茶,对味的、不合口味的茶应该都曾喝过。但阅历虽深,悟性却不够,不但没能领悟茶道真义,人生真谛也未曾悟透。所以从台上到台下,才会有高空下坠的失落和缺憾感。

  其实小小单位,就算权倾一时,也只是过眼云烟。得意时莫张狂,失意时才不会落魄。领导叹息小人难缠,其实未必是因为别人浅薄,而是自己的戒备之心早就被奉承者的甜言蜜语所淹没,他又能怪谁来?一手培养的阿春,被宠得无法无天,常有兴风作浪、小人得瑟之举,最后翻脸,也是情理之中。

  更何况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新老更替,从一线退至二线,短时间的不适应可能会有,却不必有落魄伤怀之叹。从这点上来说,领导还是不够大方,阿春也做得过分,有再多不满,面子上总要说得过去;而领导更没把握分寸,退就退了,心平气和面对现实,何至于有失老者风范,弄出一堆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同是倒茶之举,阿菊阿春二人演绎的内涵、意义绝不类同。前者行的待客之礼,后者却是刻意奉承。苦茶、涩茶,是否在加了蜜糖后就会变得可口?招待的对象没变,但身份变了,味道也就变了。有广告词说“哥喝的不是酒”,这老领导喝的也不是茶,那是一种感觉啊。

  何必要有新旧两重天的感受?没有人再为前领导沏茶,自己尚可自斟自饮。让出了职务位置,退出了政治舞台,不能为社会所用,还可以为生活添彩,为儿孙,发点余热。阿春呢?如果有一天,新的主人不需要她端茶侍候,她的价值还可在哪里表现?至于阿菊,我只能劝慰:小市民,她原本就是那个德行;前领导,也就那样的水平。不识小人心,已受眼前报,你也不必再有“此一时,彼一时”之叹了。

  千年的文化积淀,厚德载物。老祖宗教育我们,做人做事,要常怀一颗包容之心。所以中庸处世,平和做人,原谅别人不失为一种美德。也许,我能不戴有色眼镜地看待这一切,还是因为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毕竟“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嘴上说来是容易的,而曾经身受其害的当事人,难免心头有结。

  不过,早就有智者说过:人生如茶。所谓品茶品人,各有说道。生活中的人和事,确实和茶道有可类比之处。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